颜值经济有多火:美瞳一年卖百亿,4亿人要牙齿矫正,高瓴经纬IDG入局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4-18 10:28:04
全方位变美,正在成为一笔大生意。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柴佳音。

只能露出半张脸的这一年,美瞳成为了95后女生张凌购物车的必备产品。

“美瞳就好比眼睛的口红。”张凌告诉投中网,“2020年下半年起,我每周会换好几种不同样式的美瞳来戴,不同的美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好心情。”

张凌的喜好并非小众。

《2020 年中国美瞳行业概览》显示,近年来美瞳消费极具攀升,2020年销售规模超100亿。其中,美瞳消费主要由90后及95后主导,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同时,男性在美瞳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十分迅速。

资本的热情随之而来。2021年3月,美瞳品牌Moody宣布已连续完成总值约3.8亿元B轮和B+轮融资:B轮由GGV纪源资本领投,XVC、高瓴创投、经纬中国和源码资本跟投;B+轮由中信产业基金领投,GGV纪源资本、XVC、高瓴创投、经纬中国和源码资本持续加注。

其实,2020年起,中国美瞳品牌便已初露锋芒:这一年,美瞳领域投资额超过 2 亿元,高瓴创投、经纬中国、峰瑞资本、梅花创投等纷纷出手。

对于“精致的猪猪女孩”而言,无论是此前被抢到断货的限定色号口红,还是疫情后被虞书欣带货而大火的网红美瞳,都是她们不可错过的一个个潮流单品。

“现在大部分年轻消费者愿意花能力范围内最多的钱来取悦自己。"张凌提到,"美少女和美少男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颜值经济”盛行:全方位变美,在成为一笔大生意

“猪猪女孩”疯抢美瞳和口红只是“颜值经济”的一个微小切面。

“年前,我去了五家整容医院面诊,包括两家三甲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从中,我选择了一张‘最满意的脸’,并很快进行了手术。”2019年初完成整形手术的胡丽告诉投中网。

作为某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重度用户,胡丽从最初单纯的“贴吧潜水”到通过APP进行问诊预约,心态的转变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过程还算顺利。”她提到,“主要是鼻综合和眼综合,总价12万5。”

其实,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美”付费,早已不是秘密。

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我国的医美用户已达1367.2万人,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为22.2%,位居全球第二。

随着消费者对整形美容接受度的提升,美容医院诊疗人次持续上升,对医疗美容医院的需求持续增大,据Frost & Sullivan数据,到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601.3亿元。

在购买项目上,皮肤美容仍占据榜首,可能受到“一白遮百丑”的美学观念影响,其中最受医美用户欢迎的皮肤美容项目是美白亮肤,有近七成用户曾购买过。

具体来看,皮肤美容需求前三为美白亮肤、抗衰抗初老和清洁保湿,面部整形项目中,双眼皮、隆鼻、瘦脸项目最受欢迎,美体塑形项目也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局部吸脂、溶脂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齿科项目也在日益受到追捧。

“原来我们去做种植,去做修复,做根管治疗都是出于功能性需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他们更想做的是美白或是隐形正畸,这都与颜值经济直接挂钩。”「微云」创始人刘鹏对投中网提到。

刘鹏举例称,开创了隐形正畸的美国公司艾利科技(Align Technology)的核心产品「隐适美」当前市值已超480亿美金,市盈率高达108倍。

隐形正畸资本争夺战打响:高瓴、IDG、中信等早已入场

毋庸置疑,“矫正牙齿”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就中国的隐形正畸市场而言,需求端潜力巨大,存量尚未真正释放。

根据《中国正畸消费者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3.78亿的潜在患者人数,但是,2019年,中国正畸人数不足300万,其中仅10.5%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而在美国2020年治疗的450万例中,33.1%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

其实,在中国,“寻找下一个隐适美”早已成为资本所面临的课题。

2021年3月30日,「微云」宣布完成1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多家海外家族基金和上市公司。

不仅如此,2021年2月,由原本经营家族医疗事业的李华敏在2003年创立的「时代天使」在港股递交招股书。据了解,上市前,高瓴资本通过松柏资本持有「时代天使」上市前约67%的股权,李华敏持有约16%,是典型的控股型投资。

除「时代天使」、「微云」外,中国数十家正畸赛道玩家均已吸引资本入局:IDG资本、真格基金已投「元气美牙」、中信资本已投「美立刻」等。

从资本端来看,目前,国内隐形正畸行业的资本争夺刚刚开始。但是,接下来的“入场券”不仅更加昂贵,战争维度也更复杂。这不仅是资金和规模之争,也是质量、效率、服务之争。

同时,这场战争不只局限于传统渠道领域,将扩展至更核心的技术壁垒竞争:如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牙齿排列AI预测、材料升级等。

刘鹏看到,目前正畸乃至整个口腔行业依旧有几大核心问题阻碍着市场的更快增长,谁能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就能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一,中国人口腔健康意识薄弱,牙疼龅牙不是病;第二,牙医稀缺且培养成本高、周期长;第三,口腔医疗的昂贵,超过了大多数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然而,“若想要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正畸企业短期内要增强产品在牙医渠道的推广力度。长期来看,AI算法、数据、生产成本、材料科学才是企业赢得终局之战的关键要素。”刘鹏对投中网表示。

(智通财经编辑:李均柃)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