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记录|TCL科技(000100.SZ):t7线未来产能逐季提升,t10线预计Q4产能达到预期

TCL科技在6月15日接受调研时表示,从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来看,小尺寸面板价格应该会有向下调整的空间,而大尺寸调整空间不大,目前供给上小尺寸有货但并不宽裕,在65寸及以上,全球范围仍然缺货。

智通财经APP讯,TCL科技(000100.SZ)在6月15日接受调研时表示,从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来看,小尺寸面板价格应该会有向下调整的空间,而大尺寸调整空间不大,目前供给上小尺寸有货但并不宽裕,在65寸及以上,全球范围仍然缺货。苏州线2021年3月31日并表、Q2贡献业绩。t7线未来产能逐季提升,二季度t10还处于交接改造过程中,到四季度预计产能达到预期,所以整体产能会继续环比增长。

具体问答实录如下:

问:如何看待面板长期供需结构?

答:第一,新线投产到产出需要36个月,在三年内没有大的变化。第二,过去LCD产品形态有巨大变化,显示效果在不断升级,老旧产线相对竞争力落后,尺寸变大导致先进代线更有优势。尽管价格向好的背景下,老旧产线退出进度放缓,但是在技术上以及切割效率上的巨大劣势最终会加速其退出,不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第三,印度的新建产线计划,我们知道中国从2003年进入行业,到2008年开始有规模的扩张到今天2020年,投资的规模达到数千上万亿,包括面板、模组、整机等领域,包括电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不认为印度在未来5-8年时间会挑战供需关系,目前也没看到正式建设的公告。假设未来TV、IT销量中位数可以保持稳定,随着每年1-2寸的尺寸增加,那么到2025年行业会出现绝对不足,并且先进产能的扩张更多是对老旧产能形成挤压。

问:如何看待WOLED和MiniLED的竞争,以及未来新形态展望?

答:TV未来会有不少新形态、新技术,以及未来的新需求。过去高端TV市场主要由WOLED把控,而当前MiniLED的出现部分替代了WOLED的市场,未来两者会一同占据高端市场。而从WOLED向下渗透的情况来看,即便LCDTV价格大幅上涨,目前WOLED和LCD在65寸4K的产品差价仍然在2.5倍左右,75寸及以上产品的差距更大,所以LCD未来数年仍是市场主流。

问:如何看待未来面板价格变化?

答:从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来看,小尺寸价格应该会有向下调整的空间,而大尺寸调整空间不大。目前供给上小尺寸有货但并不宽裕;在65寸及以上,全球范围仍然缺货。这是由于全球生产32寸的厂商数量远大于生产65寸及以上的,同时大尺寸化趋势加速,面板整体价格提升,DDIC的短缺短期不会缓解,所以终端厂商会继续选择在高价值产品着力,因此大尺寸和小尺寸预计将会分化。

问:中尺寸OLED的应用进度?

答:如果AMOLED仅仅用于小尺寸,一个头部企业就可以满足大半手机市场甚至更多,因此市场一定需要新品类的拓展。但目前市场上用OLED面板做IT的厂商是非常少的,同时中尺寸对蒸镀良率的要求也更高,所以中尺寸OLED应用还需要去观察,包括明年头部品牌的新产品渗透率以及面板厂的出货情况。

问:驱动IC供给不足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不会对我们利润率及稼动率产生影响?

答:中大尺寸面板来看,关键物料主要包括玻璃、偏光片、滤光片、驱动IC。经过涨价,驱动IC已经在BOM中成为最大品类之一,对行业的影响权重在提升,但随着价格上涨,IC更加吸引晶圆厂的产能,整体DDIC供给情况在好转,同时国内有IC厂商产能也在陆续开出。未来供需将逐渐改善。

问:未来头部厂商扩产计划是否会造成供过于求?

答:供需关系是关键,当前的情况和17、18、19年完全不同,当时三年全行业产能有大约60%增长。而目前激进看,2021-2023可见的加在一起也就20%不到,因为行业在过去数年的面积增长是巨大的。同时,当时行业处于整合加速,多家进行扩产,而现在是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需求上只要每年保持1-2吋增长,20%的产能2-3年就消化了,届时供需也不会和现在有不同。

问:苏州线当前经营情况?

答:苏州线2021年3月31日并表、Q2贡献业绩。关于苏州线,第一是我们接手后正在推进完成改造重组,尽快达到预期产能规模。第二是我们希望对供应链优化,来大幅降低成本。第三是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希望苏州线承载更多非TV产能,来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健。目前来看,整体进度是很不错的。

问:行业进入稳态,未来利润率水平如何看待?

答:从出货面积的市场份额来看,现在占有9-10%的至少还有五家,所以目前还没有进入稳态,但未来方向会越来越好。由于竞争壁垒高,新玩家即便投入50亿美元也无法形成一定产能,更无法和开始折旧退出的头部公司竞争,对稳态市场我们相信值得期待。

问:公司季度产能增长节奏?

答:t7线未来产能逐季提升,二季度t10还处于交接改造过程中,到四季度预计产能达到预期,所以整体产能会继续环比增长,我们对季度性盈利保持稳定向上态势是非常有信心的,Q4可能的价格调整压力我们不太担心,因为我们的成长性抵消了短期的影响。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来源于企业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纪录以及更多信息请参考企业相关公告。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