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市场认为新规定提高了研发目标的门槛和要求,利空创新药板块,导致多只生物科技股、医药股大跌。然而,当中有一只上市不久的创新药股,竟然闻风不动,股价一直守稳。它就是今次要介绍的主角 ─ 加科思-B (01167)。
到底什么因素令加科思可以在这样的负面消息下逃过一劫?其实这跟加科思本身的定位有很大关係。新规定虽说是监管创新药,但事实上并非打算打击创新药的发展,其目标只是希望更有效运用资源,减少一些没有明显优势的同类产品,杜绝低质量重复性临床测试,加强真正创新的创新药发展。于是,这规定将对整个行业中大部分瞄准跟踪创新,即研发me too新药的药企,以及靠订单数量赚钱的研发外包CRO公司造成影响。
而加科思的定位却正好是瞄准创新药发展的最前沿,面向全球市场的原创新药 (First in class),摆脱了仅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me too药,更恰好摆脱了这个新规管的阴霾。难怪加科思能在上周医药股板块全线暴跌的那天成为「万红丛中一点绿」。
这不得不佩服创始人王印祥的先见之明。事实上,王博士的名声早已响彻全行,属行内星级人马。在创立加科思之前,他曾任贝达药业的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 埃克替尼的研发,更被时任卫生部部长称他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王博士有名望有实力,当然不限于贝达药业,他在加科思也成功抓住了「SHP2抑制剂」这个全新的靶点的机遇,做出了一款First-in-Class的药物,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仅晚诺华半年,技术上亦优于同类项目。王博士曾说过:「靶点一定要新,产品一定要是First in class的。」果然是说到做到。
除了有能力研发原创新药,王博士的商业才能也是不能小看的。最能体现到这点就是加科思的对外授权 (license out)策略。去年5月,加科思与世界制药巨头艾伯维 (AbbVie)达成了首付款4500万美元,总交易额超过8.55亿美元的授权协议,并于今年6月18日达成了2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也就是说仅是里程碑付款已预计能赚到了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亦令加科思在2020年产生了4.86亿元收入,成为少数在商业化前就能产生收入的B类生物科技公司,取得融资之外的资金来源。
此外,加科思更拥有全球市场份额10%以上的分成,而且是纯利润,没有销售、生产及行政费用。通过艾伯维强大的全球销售网络,加科思可说不用担心海外销售方面的问题。若以艾伯维用于治疗血液瘤的BTK抑制剂去年全球总销售额超过90亿美元的数据估算,由于实体瘤患者与血液瘤患者比例约为9:1,SHP2抑制剂拥有的市场空间理应比血液瘤药物广阔,假设SHP2抑制剂能取得接近的成绩,那么就是一项license out一年就能赚到超过五十亿人民币的利润分成,十分夸张。
而且,加科思亦保留了大中华区的全部商业化权益,这意味了海外市场能依靠艾伯维坐着收钱,使加科思能专心攻打国内市场。如此一来,加科思能赚到的钱就更难估计了,而你看看现在市值却只有约177亿,估值上望空间非常不错。
总括而言,加科思上市时虽然未有掀起很大的风波,药物临床进度亦多处于早期,但却是内有乾坤,王博士的真正实力恐怕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显现出来。毕竟能得到启明创投及高瓴资本等大基金的青睐就有一定程度的信心保证,而且上市后股价一直表现不错,各位不妨多加留意。
利益申报:笔者执笔时没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责声明
本文章采用之资料及数据均相信可靠及准确,但本公司并不对此等资料之可靠性及准确性作出全面性保证。本文章只供客户或读者作参考之用,客户或读者不应完全依靠本文章内容作为投资准则。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依靠本文章作出任何买卖而引致之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有权更新或更改任何资料而不另行通知。
本文章并非及不应视为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涉及风险,投资产品价格可升可跌,买卖投资产品可导致亏损或盈利,投资前请充分理解产品风险并咨询专业意见。
撰写文章内的分析员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注册的持牌人士,截至本文章发表日止,此等人士并无持有全部提及之证券的所有相关财务权益。
本文为“聪明钱走势”供稿,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智通财经编辑:马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