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五方面重点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9-13 16:41:10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副主任丛亮表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新办就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山西省副省长韦韬,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于近日印发,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先生,山西省副省长韦韬先生,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先生,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先生,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先生,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先生,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女士,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丛亮先生作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丛亮: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并要求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下面,我就《意见》有关情况作简单介绍。

丛亮:

《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总的来看,《意见》着重体现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时代关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明确发展目标、部署工作任务、完善保障措施。二是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在自主创新上找出路,在城乡区域协调上求突破,在生态绿色上做文章,在内陆开放上下功夫,在服务共享上出实招,通过五大发展理念协同发力,形成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基于此,《意见》分两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发展目标,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在目标设置方面,《意见》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按照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要求。一是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主要考虑2025年是“十四五”结束的时间,明确这个时间节点的目标,有利于检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到2035年,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主要考虑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相呼应。同时,《意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领域分别提出了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一同构成了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对照全国平均水平、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来制定的,总体看是合理可行的。

丛亮:

围绕上述目标,《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包括主动融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抓住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这个“牛鼻子”,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保障这些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实现,《意见》从建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对有关地方和中央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组织实施作出了部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服务指导,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意见》落地见效,奋力开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丛亮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时强调,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请问中部地区的全局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丛亮: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比较好,文化底蕴深厚。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时明确指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我们要从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在承载“三基地一枢纽”的重要功能等方面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增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从区域板块增长格局演变中把握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党中央作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区域发展板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特别是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底这个时间段,连续10个季度的经济增速领跑四大板块。2020年,中部地区以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5.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的地区生产总值。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中部地区增长14.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领跑四大板块,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中部地区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动力,又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完全能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第二,从“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提升中把握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2006年,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枢纽地位,这个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和矿产品要通过中部地区运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电力输送、能源输送,所以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强,这也是它的全局意义所在。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湖北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意见》明确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中部地区特别是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努力”。请问,湖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谢谢。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李乐成:

感谢你的提问,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和目标定位,这是湖北做好各项工作的“纲”与“魂”,为我们湖北加快疫后重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湖北贯彻落实好中央出台的《意见》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行动基础。按照总书记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我们省贯彻落实《意见》,紧紧围绕“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这一总体目标定位展开。

根据《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目标,湖北省委召开了十一届九次全会,全面对标《意见》要求,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发挥六大优势、强化六大功能、实现六大目标,就是发挥湖北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引领优势,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建设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发挥生态大省优势,强化生态承载功能,建设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发挥区位交通和市场空间优势,强化交通市场枢纽功能,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功能,建设中部省域治理样板区。

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北落地生根,我们省明确了“八大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科技强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加强协同合作,打造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四是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加快建设美丽湖北,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六是构建强大交通枢纽和市场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八是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一揽子政策大力支持下,湖北经济运行呈现了全面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应该说经济发展回归了常态,重回了主赛道。年初,我们提出要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目前看基本实现了“开局漂亮”和“把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的目标。湖北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光荣使命。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的湖北力量。

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安徽省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请问在贯彻落实《意见》时,安徽省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谢谢。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邓向阳:

非常感谢你对安徽科技创新的关心、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020年两次到安徽考察,要求我们要下好创新先手棋,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关键靠创新;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牢牢记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第一动力,不断激发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省委书记李锦斌同志、省长王清宪同志亲自谋篇布局,带头领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95%,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平台相继批复建成,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3%,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安徽科技创新优势,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打造高能级“大国重器”,聚力打造“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市一中心”分平台,将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高水平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让“大国重器”成为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定海神针”,催生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二是加快攻关“独门绝技”,既甩掉“卡脖子”的手,又锻造“杀手锏”技术,围绕量子信息、热核聚变、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展攻关,加强先进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力争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三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运营“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创新馆,梯级建设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新兴产业专项,大力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是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积极推动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政策,让更多英才汇聚江淮,让更多“英雄”有用武之地,让安徽真正成为总书记期望的“养人的地方”。

五是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把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作为科技体制创新的魂,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首席科学家、经费包干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意见》提出要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并在产业集群、粮食生产、物流枢纽、中心城市等领域多处提到河南。请问,河南如何巩固优势、塑造优势,在服务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的作为?谢谢。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周霁:

谢谢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感谢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注、关心、监督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河南视察,对河南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这是河南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河南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刚才记者朋友问到的制造优势、粮食生产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等。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刚刚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动“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两个确保”,第一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第二是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十大战略”中有一个就是“优势再造”战略,目的是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河南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在工作中,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在“一五”、“二五”时期,河南形成了制造优势,所以制造优势是河南的传统优势。如何将制造优势发挥好,我们把制造业作为河南的主攻方向,在提升技术水准、产业链水平上再造优势,具体就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技术嫁接、技术改造、新技术赋能和智能化改造,让传统制造、食品加工、轻纺、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迭代升级,迈进产业链的中高端和关键环。

同时,我们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聚焦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等,形成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我们推动谋篇布局,围绕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聚焦量子通信、新型互联网、基因技术等进行储备,实施孵化工程,夯基垒台、谋篇布局。

二是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河南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正在着手重建、重构、重振河南科学院,加快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等一批实验室建设,实施“双一流”高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把人才、资金、技术和数据要素聚集,让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三是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河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是我们的一大比较优势,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五条经过河南。怎样把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这正是我们现在发力开展的一项工作。我们打通大通道,疏通微循环,解决一些体制机制堵点问题,依托中欧班列,还有郑州至卢森堡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海铁联运通道,加快建设“海、陆、空、网”四条丝绸之路,形成新优势。同时,把人才、技术、资金和实体产业留在河南,实现“流量”变“留量”。

四是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我们将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筑高原,同向发力、良性互动。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拉高标杆,放大视野,提升国际化,争当国家队。将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成为重要增长极,同时再培育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另一方面,把河南的“底板”抬升,“底盘”做大,就是县域经济,我们正在实施放权赋能,对开发区实施新一轮改革,也就是扩区、整合、调规、改制,以市场化方向推动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

五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河南一直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方面,我们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提升抗灾能力,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突破1300亿斤,同步推动延伸河南粮食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提高比较优势,巩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让“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提质增效转变,扛起河南应有的担当。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意见》提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请问,湖南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以及湖南如何发挥基础条件优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新担当?谢谢。

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谢建辉: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湖南的关心厚爱。中央《意见》的出台,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第一时间进行了认真学习,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了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湖南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的总体定位。

实现这个总体定位,湖南主要是把握好“4311”四个方面的工作。

“4”是发挥“四个优势”,我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业兴”。天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巨大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湖南,对湖南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赋予了湖南“一带一部”战略新坐标,嘱托我们“守护好一江碧水”,勉励我们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怀就是我们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的动力所在、信心所在。地利,主要是湖南的区位优势,湖南地处“一带一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通航里程都排在全国前列。这样的区位优势,对于我们用好国内外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外双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人和,湖南人文历史厚重,“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融为一体;科教资源丰富,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等都居全国前列。业兴,湖南“十三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7%以上,总量迈上了4万亿台阶,居全国前十;形成了3个万亿产业和14个千亿产业,特别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所以,我们将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扬己之长、乘势而上,把我们的优势转化成效率和成果。

“3”是打造“三个高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我们提出了打造“三个高地”的要求。一是实施“八大工程”,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聚焦“3+3+2”产业集群,实施“52511”计划,即打造五个万亿行业、20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企业、1000个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提升100个园区创新能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二是实施“七大计划”抢抓人才、产业、技术、平台“四个制高点”,建好“两区两山三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是实施“九大行动”,突出“两端、两有、两带动、一环境”四个关键点,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1”是抓住“一个引擎”,即长株潭一体化。长株潭是中部地区要素资源集聚度最好、创新能力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考察湖南时,对长株潭一体化寄予厚望。我们将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十同行动”,把长株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重要增长极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最后一个“1”是守护好一江碧水。“守护好一江碧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我们将以“一江一湖四水”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治,推进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和水、土、气污染整治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谢谢大家!

香港中评社记者:

中部六省发展水平不同,域内经济联系紧密度和融合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请问,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的区域整体实力?谢谢?

丛亮:

中部地区的常住人口超过全国的1/4,既拥有长江中游和中原两大城市群,同时也拥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包括武汉、长沙、郑州、合肥都是GDP过万亿的城市,经济规模都比较大。这六个省都承载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使命,比如说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属于长江经济带,河南、山西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但同时也确实存在着六省之间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如人均GDP较高的湖北省是人均GDP稍低的山西省的1.43倍,省际之间的合作联动还不够紧密,城镇化率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概6个百分点,整体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下一步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意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中部六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各扬所长、齐头并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深化合作联动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意见》实施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尽快落实到位。

从具体工作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实施年度工作安排。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意见》落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抓紧组织实施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近期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推动落实重大任务、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确保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作用,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意见》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督促和实施效果评估,共同推进《意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和落地。

谢谢。

本文编选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智通财经编辑:楚芸玮。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