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Adobe(ADBE.US)这家公司的知名度一直保持着非常奇妙的状态——上到专业设计师,下到计算机系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接触过它旗下的生产力工具,PS、PR等软件的大名就和微软Office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它作为一家公司的存在感却远远不如微软,若是向身边人抛出“什么是Adobe”之类的问题,最终答案总逃不开屏幕上几个或蓝或紫或绿的小图标。
这与Adobe系软件在中国市场上大批量被盗版传播不无关系,但Adobe本身的经营状况却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不仅如此,它甚至在数年内实现了快速成长,进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SaaS公司之一。这一点,从它近期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就能看得出来。
吸金能力依旧强悍
查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可知,Adobe已在近日发布了截至9月3日的2021财年第三财季业务报表。几项基础财务数据上,Adobe在第三季度中创造了39.35亿美元的营收,较去年同期32.25亿美元的营收增长22%;盈利方面,其GAAP下净利润达12.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55亿美元增长了27%。
从第三财季的营收组成来看,订阅收入仍然占据Adobe总营收的绝大部分。数据显示,第三财季Adobe订阅收入达到36.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9.48亿美元增长24%,占总营收比重高至93%;这之外,产品和服务收入分别为1.19亿美元和1.59亿美元,不但增长相对迟缓,在营收占比上也远远不及订阅收入来得高。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年Adobe转型订阅制的成功——在2013年之前,它一直通过向企业贩卖软件永久使用权来获取利润。这种方式虽然获利较高,但昂贵的购买价格也把一大批中小企业和私人组织拦在了门外(同时催生了大批盗版),宏观来看不利于业绩快速增长。正是为此,Adobe才转向更加稳定的订阅制,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它由传统公司向SaaS公司的转型。
分产品来看,Adobe的营收项目已经从当年的“三驾马车”变为了两大支柱——出售PS、PR、PDF等软件服务的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业务和提供广告营销方案的数字营销(Digital Experience)业务开始占据主导,而出版业务(Publishing)则逐渐失去存在感。
数据显示,第三财季中,Adobe数字媒体部门创造收入28.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这其中,创意应用收入为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文档云收入(Document Cloud)达4.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数字营销部门收入达到9.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来自数字营销订阅的收入高达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在财报中,Adobe还给出了公司第四季度的各项财务指引,例如约40.7亿美元的营收预估。精确到各业务上,数字媒体部门和数字营销部门将分别实现20%和22%的同比增长。
Adobe被高估了吗?
Adobe的新财报得到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多数好评,包括瑞银、花旗、Piper Sandler、Stifel在内的多家投行都将Adobe的评级维持在了增持、迈入和跑赢大盘。其中,花旗将Adobe的目标价格提高至678美元,而瑞银给出的目标价则是690美元。
投资研究网站Seeking Alpha曾给出一组分析师预测数据,他们认为,Adobe将在未来十年中每年都保持营收和每股收益的双位数增长,且每股收益的增长速度还要快于营收。同时他们还表示,由于运营杠杆的存在,Adobe的利润率可能也会有所提高。
然而,投资者似乎并不在意分析师的看法。财报发布后仅一天,Adobe的股价就由645美元跌至626美元,日跌幅达3.07%。截至9月23日收盘,Adobe股价略微回升至630.840美元,算是勉强守住3000亿市值大关,但这一数字和今年7月的股价高点669美元还有不小距离。
投资者们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毕竟华尔街一向青睐经常大额回购股票的公司,而Adobe恰好是其中一员——截至今年9月中旬,Adobe一年中累计回购的股票已经超过20亿美元。这种行为让其股价从去年的500美元一路飙升,却也埋下了股价透支未来成长的隐患。
此外,Adobe订阅收入环比增速早已不复往昔,今年甚至还出现了收入环比下滑的现象。
翻阅财报可知。从2020财年第三财季到今年第三财季,Adobe的订阅业务收入分别为30亿美元、31.15亿美元、35.84亿美元、35.20亿美元和36.57亿美元,环比增速则分别为4.4%、3.8%、15.1%、-1.8%和3.9%,并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考虑到Adobe的业绩主要由订阅收入推动,如此迟缓的增速很难撑起它当下高昂的股价,一定程度的回调自然无法避免。
依赖订阅业务是大多数SaaS公司的“特色”,在公司处于高成长期时,这种问题倒是无可厚非,但若是订阅业务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市场就会更加关心它们对新业务的探索进度。
在这方面,投资者通常会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增加——可惜的是,Adobe并未给人带来惊喜。今年三个财季中,Adobe的总支出分别为20.04亿美元、19.85亿美元和20.27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分别为6.20亿美元、6.12亿美元和6.51亿美元,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收购潮再临,SaaS成为巨头们的游戏?
当然,单纯用研发投入来判断一家SaaS公司是否开展新业务也不甚准确——在手中有充足现金的情况下,它们通常会选择直接收购初创公司。今年8月20日,Adobe就宣布将以12.7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Frame.io,后者是著名的视频编辑和协作平台。
根据双方透露的信息,一旦这笔交易在第四季度顺利完成,Frame.io的两位创始人艾默里·威尔斯(Emery Wells)和约翰·特拉弗(John Traver)将加入Adobe继续领导团队,并向Adobe创意云部门执行副总裁斯科特·贝尔斯基(Scott Belsky)汇报。
贝尔斯基表示,Adobe会把Frame.io的工具整合进PR等产品中,将先进的协作和突破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的扩展使用)引入视频制作,使创意团队更容易编辑视频。他还称,公司最初曾考虑过通过自主开发工具实现新功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收购这条路。
Adobe的长板是数字媒体,而在Frame.io所在的互联网协作领域,它的表现则相对一般,收购Frame.io无疑能够帮助Adobe补齐这一短板,同时也有助于它进军远程生产力软件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Adobe对Frame.io的并购并非当下SaaS领域的唯一一起。
今年7月21日,Salesforce正式完成对企业聊天兼内部协作工具初创公司Slack的收购,为了完成这笔交易,前者付出了高达277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在这之前不久,Zoom也宣布了它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以全股票方式收购云联络中心软件服务商Five9,按照消息宣布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交易价格将超过147亿美元。
对于被收购的SaaS独角兽们来说,委身于巨头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Slac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主力客户群中小企业被微软Teams的捆绑打法快速抢占,光凭它自身体量又难以获得大企业青睐,只好投入同样和微软处于竞争的Salesforce旗下;Five9则是出于业务上的短板才同意被Zoom收购——按照Five9 CEO罗文·特罗洛普(Rowan Trollope)的话来说,公司每年都在呼叫中心上投入大量资源,但仍然难以为客户提供无缝体验。
依仗丰富的企服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不断的并购,像Adobe这样的巨头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全面,而那些在单领域做出成绩的SaaS公司也许能一时崭露头角,后续仍难以与巨头们抗衡。最终,它们可能将不得不在黯然退场和被巨头收购间做出选择。未来某一天,SaaS是否会成为巨头们专属的游戏?时间自会验证这一切。
本文选编自“有牛财经”,作者:黑桃与长剑;智通财经编辑:韩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