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锂专家交流报告称,碳酸锂生产端的增量相当有限,但是需求增量充足,很可能会涨到50万/吨。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对需求影响不大,如果不是疫情原因,退坡早就开始实施了。2022年碳酸锂是短缺的,甚至2023年也会短缺。供给端的很多项目都是2023年下半年甚至年底投产,产线建成之后还需要时间进行调试,2023年是没有多少增量的,依然会供不应求。2024年或者2025年供给紧缺会缓解,但不是供不应求的情况完全逆转,这种现象还不会发生,充其量也就是短期紧缺的严重程度给弱。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Q1:22年的供应情况如何?
A:固体矿增量基本上比较有限的,加起来不会超过4万吨,大概最多就3到4万吨的增量。液体矿方面,Skm大概有4万吨的增量,雅宝大概有2万吨的增量,国内几个盐湖加起来大概有1万吨的增量。这几个加起来,明年的供给端的增长量大概是在10万吨到11万吨之间。
Q2:对22年的矿的价格怎么判断?
A:随着锂盐价格的上涨,矿石的价格也会跟进。
锂盐价格上涨除了市场供不应求之外,还有两个因素直接推升了上涨的幅度和上涨的节奏。第一个是期货的价格,期货的价格上涨速度高于现货,对现货的价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个是拍卖价格,每一次拍卖价格都远远超出市场的价格,甚至是市场价格的翻倍。这两个因素推升了上涨幅度和节奏。
现有的工厂的加工能是远远是超出市场需求的,市场之所以出现供不应求,不是因为加工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资源不足,矿不足。所以锂盐价格的上升会带动矿的价格上升。
Q3:下游的接受程度怎么样?
A:锂盐价格上涨,首先会传导给正极材料公司,然后传导给电池公司,最后传导到整车厂,整个传导流程大概得五六个月。
锂盐价格上涨对于材料公司是最不友好的,但是大家也是没办法,咬着牙在做,不做就容易丢失市场,只能用时间来换空间。
锂盐价格上涨饿可接受程度最终得看电动汽车。一台电动汽车,按照 50到60度电计算,消耗的碳酸锂平均算一下大概四五十公斤。锂盐从30万到50万还有20万的空间,就算涨到了50万/吨,实际上对电动汽车的最终的影响就1万块钱,所以说终端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一辆电动汽车涨价2万到3万人民币,消费者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现在买电动汽车的人至少是中产,涨两三万,没有多大影响。所以锂盐22年涨到四五十万,不是没有可能。
Q4:澳洲的Wodgina和奥图拉这两个矿场的复产状况是怎么样?矿场对于一个复产的节奏上面是怎么去掌握,会不会比较希望尽量不增加产量,让价格往上走?
A:矿场自己也在希望矿价能够持续维持高位的运行,那么他们可能会有意地少产矿,或者说把释放节奏放慢一点,至少他们是有意愿的。
奥图拉被皮尔巴拉收购了以后,本来是大约20万吨产能,前段时间他自己公告出来的消息说可能只能做到15万吨,实际上他已经有意地控制产量。
Wodgina生产线是19年3月份就已经建成了,设备运行一下之后就停在那里,一直都没有动。他是为雅宝在澳洲的5万吨氢氧化锂的工厂服务的,并没有生产出来对外销售,所以就要看一下雅宝的规划。雅宝到22年底要把5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建成,但是调试也得要至少一年。澳洲那边的固体矿实际上对市场供给的增量是比较有限的。
Q5:产业链溢价能力的高低顺序怎么排?
A:矿>锂盐>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和电芯的利润率哪个更高还真不好说,因为涉及到的不是一个原料,比如正极材料是几种原料。电池也有4大组件,正负极隔膜电解液,所以夹在中间的这两个有一点特殊,就是正极材料和电池,因为竞争太激烈,他们的利润率一直相对来说都不是太高。
Q6:如果锂盐从30万涨到40万再到50万的话,哪个环节最能忍受价格上涨,哪个环节相对来说有点接受不了?
首先车用动力电池的承受能力是最强的,因为它属于一个大产值的环节,还有补贴。
第二个是消费电子三c的这些。因为它是小型电池,所以说它的每一块电池上升的成本是有限的,所以锂盐涨价对它的影响就体现的不是太明显。
紧接着是电动工具跟储能,他们抵抗成本上升的能力比较差一点。因为电动工具跟储能这一块,他们一般用的是低端的锂电池技术。储能电站的磷酸铁锂,实际上跟电动汽车是有区别的,它的电化学性和综合性要比电动汽车用的电池差的不少。但是储能这块的市场容量比较大,增长也很猛,虽然对价格使用很敏感,但是大家都看这个蛋糕很大,都不愿意轻易地退出这个市场,所以说大家的抗压能力也是很强的。
除了新能源电池这一块以外,别的传统的行业,除非是没法替代,否止锂盐价格10万以上就没人使用了。
Q7:在传统行业的领域,受到替代和影响的,占比到多少?
A:应该80%是有的。
Q8:对于盐湖原卤提锂怎么看?
A:因为目前的市场情况严重供不应求,大家现在想的是怎么样短时间内把这个给弄出来,像过去采用传统的办法周期太长了,没有三五年不可能的。原卤提锂从目前的小试以及中试的实验效果来看还不错。
将来盐湖的提锂要有一个大的变化的话,就是原卤提锂,直接采用吸附技术,将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但是这理要强调一点,原卤吸附不是对于原卤里面锂的浓度没有要求,一般来讲在100毫克/升以下,原卤是非常不经济的,效率相当低。一般都是150毫克每升以上,原卤吸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上限太高了也不行,太高了容易让吸附很容易饱和。每升0.15克到1克是最优的吸取范围。将来原卤提锂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
Q9:原卤提锂放量大概时间点能能说吗?
A:起码到2023年才能够感受到量的变化。
Q10:技术方面会对锂矿扩产有限制吗?
A:技术上不会构成根本性影响。固体矿都是七八十年前的工艺,没有多少限制。可能一些新建的企业,会受一些经验的限制,但是用时间就可以换取。
Q11:季节淡水资源是不是会对盐湖提锂有一些限制?
A:盐湖受到的限制,第一个就是本身湖里面的资源禀赋,各个湖不一样,那么采取的工艺路线会有一些 区别。
第二个影响是温度,化学反应速率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在越冷的时候反应速度越慢,那么效率也就降低了。比如说青海的盐湖,到了冬天整个生产效率大约会下降40%-50%。
最后一个是淡水,比如做吸附的,有很大一部分采用铝系吸附体,它的解析要用纯水,有一些湖可能周边没有淡水,就做不了。
Q12:原卤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限制因素吗?
A:原卤的技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原卤也好,还是老卤也好,都是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限制。
Q13:现在年加工能力是过剩的,明年可能有很多的盐厂是拿不到矿的,他们还不愿意做代工吗?为什么代工费会涨?
A:不是不愿意,能够多余出来拿给他们代工的量也是有限的。
随着锂盐涨价,加工费用也会上涨,代工厂不会因为锂矿短缺就低价代工。代工厂也会自己满世界到处去买矿,不会因为代工产能过剩就保持代工费用不涨。
此外矿企也会受制约,锂盐相对是比较精细的无机产品,矿企不可能很简单随意换代加工。因为每一个生产企业做出来产品的品质多多少少有点差异,随意换代工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Q14:其他行业有15万吨碳酸锂需求,随着价格的上涨已经可能有四五万吨退出了需求。剩下10万吨当中还能不用锂或者减少用锂量的大概还有多少?
A:谈不上减少。能够减少用锂的话,他就干脆不用了。
Q15:有没有可能下游实在受不了了,就减产能?
A: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成本的传导,有一个时间段,成本上升了,可能就会减少一些产能。
Q16:最可能减产的是哪几个下游的应用?
A:最容易减产的是玻陶,最不容易减产的是润滑脂。
Q17:玻陶大概现在一年需求量在多少?
A:玻陶和润滑脂大概四六开,其他的可以忽略了。
Q18:南美的那些盐湖符合您说的150毫克的应该还是有不少的?
A:从下线这个角度来讲,南北的盐湖基本都能满足,因为我知道南北的盐湖最差的应该都有两三百毫克。
Q19:南美扩产受制于什么?
A:采用吸附的工艺,功夫下的最深的是中国,因为中国的资源禀赋太差了。在南美这边很多企业是没有在这方面下很多功夫的,也就是这两年看到了要走传统路走太慢了,才转型技术。但是新的工艺和技术的基础设施需要时间去建设。
Q20:非洲那边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
A:非洲那边主要不是扩产慢的问题,非洲那边主要还是自然禀赋比较差。非洲的固体矿没有欧洲的好,欧洲的固体矿比较单一,非洲的固体矿比较杂,都是伴生矿。从选矿角度来讲,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因为目前市场价格高,非洲那边大概率是在23年24年也会开出来。
Q21:预计的供需缺口大概有多大?
A:以2021年的量来看,2022年的缺口应该更大,可能有7万吨的缺口。
Q22:绿地矿投产需要多久?
A:一般像绿地矿的话,固体矿以及液体矿,从确定拿到矿开始跑手续,在办理手续的同时启动整个项目,大约两年时间是能够完成投产。
本文编选自“宏策股”;智通财经编辑:黄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