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周应波四季报出炉:重仓股大换血,4000字详解投资策略

由周应波、周蔚文、邵洁、刘金辉共同管理的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四季度业绩报告。

智通财经APP获悉,由周应波、周蔚文、邵洁、刘金辉共同管理的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四季度业绩报告。截至四季度末该基金规模达112.46亿元,增幅约为6%。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收益率为5.9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97%。

去年12月在卸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后,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管理的基金只剩下中欧创新未来这一只。周应波在季报中写了4000多字的“小作文”,详细地阐述了在任职基金经理六年多以来形成的投资框架和对未来股市投资主线的思考。

高仓位运作,前十大重仓股仅剩三

从权益仓位上看,去年四季度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维持高仓位运作,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5.99%,较三季度末的95.52%略微提升。截至去年底,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为112.46亿元。

image.png

从行业配置来看,周应波四季度增持了消费电子、传媒板块个股,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金融、有色化工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的配置比例。

具体到重仓个股,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到了四季度末,仅有三只仍在名单中。具体看,舜宇光学(02382)被小幅减持,仍为第一大重仓股;立讯精密(002475.SZ)获加仓,跃升为四季度末的第二大重仓股;华友钴业(603799.SH)被减持百万余股,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舜宇光学(02382)、立讯精密(002475.SZ)、盐湖股份(000792.SZ)、闻泰科技(600745.SH)、华友钴业(603799.SH)、蓝色光标(300058.SZ)、芒果超媒(300413.SZ)、德赛电池(000049.SZ)、快手-W(01024)、鹏鼎控股(002938.SZ)。

图片.png

基金在配置上的主要调整包括:第一,较大幅度降低了港股配置仓位,聚焦A股投资;第二,行业配置上,因对汽车智能化、元宇宙等行业的看好,提升了消费电子、传媒的配置比例,同时从"防范宏观风险"出发降低了金融、有色化工的配置比例,从"降低拥挤交易方向风险"出发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医药的配置比例;第三,坚持聚焦个股,对看得懂的确定性成长、信得过的管理层继续"委以重任"。

周应波还强调,整体上的投资策略,自创新未来基金2020年10月成立以来保持了连贯性,一是紧扣基金契约,真正聚焦"创新未来"主题相关行业,二是总体上不择时,聚焦挖掘"差异化的成长股",在基金管理团队相对擅长的新能源、TMT等领域重点配置,三是重视18个月封闭期的基金持有人久期约束,结合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屏蔽"排名焦虑"、紧扣"挣钱目标"。

港股配置的重要性在基金组合中放低

周应波认为,按照季度视角来观察市场或者预判风格是比较短视的,如果回顾看2021年全年,行业景气的分化格局是很清晰的,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煤炭、钢铁是五个2021年涨幅超过40%的行业。2021年确认成为"能源革命时代"的启动元年,光伏、电动车本身产业技术成熟推动了大规模推广,"双碳"的全球性一致诉求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样的过程。四季度,港股市场继续走弱,特别是恒生科技、部分消费股等下跌较多,公用事业等经营稳定行业走势较强。

四季度,港股市场继续走弱,特别是恒生科技、部分消费股等下跌较多,公用事业等经营稳定行业走势较强。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港股市场对周应波来说有如下显著特点:第一,离岸市场,流动性同时受到内地、全球的影响,市场在乐观和悲观之间的波动极大;第二,高度市场化,吸引了一批国内为主的新经济龙头企业上市,从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第三,国内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经验还不足,从过去4年我们的实践来看,投资港股的效果不甚理想。

以上总结的同时,我们在投资策略上,已经将港股配置的重要性在基金组合中放低,并希望在未来几年更扎实地积累港股公司的研究经验。查理芒格说过"确定自己能力的边界是最重要的事",现在来看香江还是我们一条挺重要的能力边界。

"积极寻找新生动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到了旧动能退潮、新动能全面站上前台的阶段,除了"能源革命"之外,我们注意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应用也在接近成熟,相关产业链开始快速增长,是值得留意的未来投资机会。新时代的新机遇,在最初期看总是萌芽状、难以计算、充满了路径不确定的,但他们最根本的特点,是充满了生命力,未来的10年我们坚信是科技成长迸发生机的10年,中国的科技成长行业会深刻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生活、经济体系,其中第一个线索是2020-2021年确立的"低碳&能源革命"条线,还会有第二、第三个线索出现。

系统性地阐述投资框架

在季报中,周应波还系统性地阐述一下我们对投资框架的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作为基金管理人,应该有将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目标,保持勤奋、尽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地做研究。变化的是什么呢,投资框架、投资理念并不是读书读过来几句话就解决问题的,更不是人云亦云国内外的几个公式就万事大吉的。一是要结合国情、时代背景,公司制也就追溯到16-17世纪左右,股票市场在全球出现不过200年,再考虑到20世纪以来各个经济体不同的发展轨迹,国情、时代背景是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资本市场投资离不开的讨论基础。二是要结合所管理产品的资金属性,脱离"时间尺度"谈投资框架和理念是虚无的,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新兴机构投资者,都会经常提及学习很多欧美投资大师的经典理论,但非常重要的一个约束条件是资产管理产品资金来源的"时间尺度"问题,无论是基金管理人还是基金销售渠道都任重道远。。三是基金投资本质是一种持有人对基金经理及整个基金公司团队的信任,基金经理在迭代、应用自身投资框架的出发点,并非是投资框架有多精美、出彩,而是应从对持有人负责角度出发,从基金管理团队本身优劣势出发,制定适合特定规模、资金久期、持有人结构的投资策略。

第二个角度是应当把主要精力聚焦"企业的中长期价值成长"。无论是基金经理个人,还是管理规模不等的基金公司投资研究团队,精力、能力圈都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宽广的资本市场,应当有自己的取舍,不可能什么都要。尽管存在各类短期主题投资、技术分析、政策信息等等机会,但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精力应该聚焦"企业的中长期价值成长"。一是从事物本质出发,股票市场的价值增长来源是企业的价值增长带来的,还要减掉大量的中间交易、金融佣金的消耗磨损;二是从专业性来看,机构投资者能做好的事也只有这一个,在某几个擅长的方向上研究好企业,其他层面的事例如交易能力、技术分析、打听政策,都不能算"锦上添花"而近乎于猴戏了;三是尽管一轮轮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景气上上下下,都似乎是1-2年切换的事情,但我们拉长一点看真正穿越时间走出来的、创造巨大成长价值的公司,100%都是靠自身业绩提升、价值中枢提升,带来企业在资本市场映射价值的增长,无论全球、国内抓住这样投资机会的投资机构长期来说才能远远跑赢市场。

第三个角度是希望把握的成长股,我们的理解是寻求"差异化"。无论是可口可乐的口味,爱马仕的心智定位,还是苹果手机iOS生态的独特性,都代表了在消费品层面创造的巨大差异化,带来了公司利润率和业务增长的长期领先。这里面有天然禀赋的差异化,例如茅台的历史品牌、可口可乐的配方,也有技术研发、管理层创造出来的科技消费品的巨大优势。在中国制造业层面,我们过去看到在成本管控、生产组织管理上巨大的差异化造就的成长奇迹,典型就是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从基础组装到现在逐步进入芯片制造、精密零部件配套等核心产业链环节,涌现出一大批具备很强竞争力及长久生命力的企业,这里面有地域(劳动力)优势,更有差异化的管理层长期努力带来的价值。我们希望寻求的"差异化",一小部分是天然禀赋,但最主要的我们认为还是,卓越的企业管理层、长期研发投入乃至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才是带来差异化的主要来源。"静水流深"的历史品牌能创造股东价值,但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带来巨大的从无到有成长的,一定还是创新驱动、企业家精神驱动的"乘风破浪"。

复盘过去六年多的基金管理,记忆最深的还是在投资中犯过的错误和教训。广阔的资本市场里有长坡厚雪也有荒漠沙尘,我们常将自己的投资框架假想为"能粘厚雪的圆形滚石",但无数次发现只是"滤过砂砾的漏斗"。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查理芒格说过"确定自己能力的边界是最重要的事",多年基金管理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很多自身不擅长、做不好的事。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内生持续价值成长的公司越来越多,这是我们做好成长股投资的基础。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求真务实,在长期看好的新能源、TMT、高端制造业、医药创新中寻找好的"差异化成长股",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