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00700)凭借惊人的复合增长率已成功霸占了大半年的“科网股”头条,惊人的收益率甚至让股民开始“卖房炒腾讯”。蔓延到其他板块,生物基因股也开始大红大紫,比如上市19天,天天涨停板的A股公司华大基因。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截至8月9日上午A股收盘,备受关注的华大基因股价冲破百元大关,收获自7月14日登陆创业板以来的第19个涨停板。开盘后,该股打开一字涨停板,不久后再次封停。截止收盘,华大基因股价报109.18元人民币,上涨10.01%,总市值达437亿人民币,目前股价约为发行价13.64元的8倍。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
华大基因在A股大杀四方,吃香喝辣的同时,港股的金斯瑞(01548)、BBI生命(01035)似乎沉默不语,正所谓同人不同命。
智通财经APP看到,同样是19个交易日(7月14日-8月9日),金斯瑞下挫16.02%,均价4.37港元,成交量1.01亿股,涉及金额4.41亿港元;BBI生命跌6.56%,均价1.76港元,量和额分别为481.65万股、847.99万港元。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
同样都是做基因业务,凭什么华大基因天天涨停板,金斯瑞、BBI生命跌跌不休,难道真因港股不爱基因股?不妨先来看看三者基本面。
宏观市场继续向好
基因业务之所以越来越火爆,是因为可以通过分析生物样本的基因组信息,指导临床医学诊断、个体化用药和探究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着重大的作用。
发展至今,基因测序技术也经历了三代更迭。其中,第二代(尤其是第二代)测序技术是目前商用主流,主要以Illumina的Solexa/Hiseq、Life Technologies的Ion Torrent等技术为代表。
智通财经APP从市场了解到,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8.5%,潜力异常巨大。而根据Illumina的测算,未来基因检测在肿瘤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占比60%;婚前、孕前、产前及新生儿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可达20亿美元,占比为10%。
全球市场的扩张,自然包括中国。数据显示,2016年已经达到了50.6亿人民币,2007-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62.2%。预计2022年将达300亿人民币,2016-2022复合增速达35%。
基因测序市场的高度繁荣,也倒逼着政策的开放与健全。如2015年3月,卫计委和科技部开展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拟到2030年前,合计投入600亿人民币开展“精准医疗”;12月,发改委“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标准化基因检测、基因数据解读、液体活检等专业化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技术应用转化……
单纯从市场潜力以及政策支持比较,华大基因(基因测序诊断、研究服务)、金斯瑞(生命科学研究服务、生命科学研究目录产品、临床前药物研发服务、工业合成生物产品)、BBI生命(DNA合成产品、基因工程服务、生命科学研究耗材、蛋白质及抗体相关产品及服务)都身在同一个朝阳产业,都能分享到基因测序带来的红利,因此,相对部分医药企业的前景更明朗。
三者营收均在稳定增长
市场潜力既然向好,自然带给公司较好的业绩。
智通财经APP从财报分析发现,华大基因近三年业绩表现较好,是A股创业板为数不多的净利润超过3亿人民币的绩优股。2014年至2016年分别实现营收11.32亿人民币、13.19亿人民币、17.11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5852.98万人民币、2.72亿人民币、3.50亿人民币。
早前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业务资料也获得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99%,净利润为9441.6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71%,每股收益为0.26元人民币。
对比各期同比增长率,华大基因的业绩的确骄人。
而金斯瑞营收体量虽没有华大基因大,但总体增长率也表现不错。2016财年,该公司收益1.15亿美元(约7.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3%;净利润2617万美元,同比增长49.7%;毛利7620万美元,同比上涨33.5%;每股盈利0.0157美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12港元。
要知道2014年,该公司收入仅为7000万美元,也就说,其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7.99%;而毛利的复合增长率同样高31.49%;剔除非经营性盈利影响,除税前盈利也同比增加124.57%。
其中,2016年,金斯瑞的生命科学研究服务收入为9120万,占该公司总收益的79.5%;研究目录产品、临床前药物研发服务及工业合成生物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530万美元、1120万美元及70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益约4.6%、9.8%及6.1%。
与此同时,金斯瑞2016年的现金流表现也较好。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年度净现金流入3330万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为850万美元;投资活动的年度现金流出为830万美元。
BBI生命则在2016财年实现收入约3.52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4.7%;毛利约1.8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1.8%。净利润6018万人民币,同比增加19.5%;每股盈利0.111元人民币,拟派末期息每股0.012港元。
但因为海外市场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低、人工成本的上升,期内,该公司总体毛利率(52.3%)略低于2015年的53.5%。其中,DNA合成产品板块收益约1.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9%;基因工程服务板块的收益为717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0.3%;生命科学研究耗材业务收益为1.0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4.9%;蛋白质及抗体相关产品及服务板块收益增加16.6%至3484万人民币。
综合三者业绩,都保持较好的增速,华大基因因为体量原因远高于金斯瑞与BBI生命。可横向对比2016财年营收、净利润增长率,金斯瑞明显高于其他两位,达到32.3%及49.7%。华大基因、BBI生命分别为29.79%、26.93%以及24.7%、21.8%。
金斯瑞研投实力不容小觑
另外,智通财经APP在华大基因招股书中看到,目前,该公司拥有拥有核心技术人员8名、研发人员448名,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为0.31%和17.33%。最近三年的研发费支出分别为1.3亿元、1.01亿元和1.76亿元。
该公司已取得超过100项核心技术专利,范围涵盖实验仪器、样品处理、测序文库构建、质量控制、生物信息分析等各个关键技术环节,其中生物信息分析方面自主软件还取得了331项软件著作权。
在研项目28项,几乎为临床应用类服务项目,包括如大数据人方向百万NIFTY项目、大资料病原项目、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BGIOnlineV1.5平台升级研发项目、肿瘤个体化Oseq-T/ctDNA产品升级-用药panel开发、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产品数据库及软件升级等等。
而金斯瑞2016财年,员工中有超过64.76%已取得学士或以上学位,其中超过6.53%持有博士学位,研发团队162人,未来仍旧会增加;研发开支约为950万美元,占该公司总收益的8.3%。
期内,金斯瑞已注册合共19项专利,并提出逾40项对重大的专利申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22种新药作为新药申请项下的新分子实体或生物制剂许可申请项下的新治疗性生物制剂;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免疫治疗技术研发(CAR-T)中取得满意结果。
BBI生命虽然没有在财报中披露具体团队力量,但从研发投入金额上,还是能窥探一二的。2016财年,BBI生命研发费用由2015年同期的1533万人民币增加14.7%至1758万人民币。
另外,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经扣除包销费用及相关开支)约1.7592亿人民币已在2016年用在了除厂房外的包括深化及拓展产品及服务组合在内的(如快体外诊断产品,特别是肿瘤诊断试剂盒)上了。
但由于BBI生命主要是一代测序,属于成本高、利润薄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加快研发投入,可年投入资金仅增长14.7%,对比行业而言并不算高,未来仍将以第一代技术为主,处于不利状态。
就研发投入比例来说,金斯瑞在科研团队与在研的项目上正努力向华大基因靠拢,BBI生命似乎增量较小。不过,因为基因测序讲究的是“安全、准确、新技术”,从这点,金斯瑞未来或比较有看头。
综合市场、财务、研发等方面,金斯瑞、BBI生命要想成为港股中的华大基因仍然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结合三者当前约(华大基因)104倍、(金斯瑞)34倍、(BBI生命)14倍的PE,究竟谁更具有投资价值,结果显而易见。(田宇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