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中国玻璃(03300)彭寿:玻璃市场只能增长 2020年前冲刺行业NO1

​在中国玻璃(03300)董事局主席彭寿的眼中,未来中国玻璃市场只能是朝着增长的势头发展。虽然目前公司只排在行业第四名的位置,不过随着公司的战略布局深化及产能释放,在2020年之前,公司有望冲上行业第一的位置。

在中国玻璃(03300)董事局主席彭寿的眼中,未来中国玻璃市场只能是朝着增长的势头发展。虽然目前公司只排在行业第四名的位置,不过随着公司的战略布局深化及产能释放,在2020年之前,公司有望冲上行业第一的位置。

8月30日,中国玻璃在香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全国玻璃市场运行状况良好,玻璃价格随着第二季度需求端复苏而稳步上涨。上半年,中国玻璃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0.1%至11.0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毛利率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净利润为2000万元。

中国玻璃2017年上半年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期内,该公司的”走出去“战略布局也有所收获。其尼日利亚5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该条生产线年产量预计约为15.12万吨。另外,中国玻璃亦聚焦哈萨克斯坦、埃及、中亚、东南亚、南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其中,哈萨克斯坦项目已开始探讨合作意向及可操作方案。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现场问答纪要。

问:下一步整个集团的整合方向是什么样的?在行业的整合大势之下,中建材整合的战略方向大概是会怎么走?相比其他行业,玻璃去产能的速度没有那么激进,管理层认为玻璃行业去产能的进度会不会加快?管理层对未来需求的看法,现在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有一些影响,明年玻璃需求是什么样的?

彭寿:中建材在整合这个上面,首先,从水泥上的整合,大家有目共赌。由于中建材的整合和协同,中国在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市场效应和协同发展。

本身玻璃产能不是很大,对于玻璃来讲,尽管中国建材,就是凯盛玻璃,它们的技术是世界第一,建造了中国80%以上的高档玻璃,也就是说现在大家知道的上市公司的玻璃厂,它们的技术无不是由凯盛提供的。

中国未来的玻璃是需要整合,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散而不大,也就是说前12名的产能并没有超过50%以上。 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它有300多条生产线,现在停了100条,大概有237条生产线在运行。集中度很高最多的也只占10%不到。从中国玻璃角度上讲,目前中国玻璃处在第四位的情况,建材本身的玻璃加在一起,我们可能会成为前三名,我认为集中度并不够。

作为国家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国家要求,用市场方式来进行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先有一个整合平台,利用国家政策,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利用地方政府诉求,在这方面进行整合。

第二个就是用市场的方式进行整合,既然我们要做,肯定是要做到最大。在整合的过程中,目前我们既有平台建设,也有发展的平台,未来再进行最终的整合。

对于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因为玻璃的量比较小,玻璃目前上半年始终产能没有减少,市场需求没有减少。在用量和产能的情况对比下,由于量减少了,所以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就是求和供基本平衡,当供减少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发生变化,这也得益于国家工信部对一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坚决不建这两个决心。

玻璃现在把原先潜伏的一些格法通通消灭掉。现在这部分产能占玻璃产能10%到20%左右以上。这还是有一定的量。另外,由于环保等方面的原因,也令它不能再生产,所以自然地把量调整下来。

我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情况下,一个是要进行结构调整,就是玻璃的需求一定是增长性的,只是说需要什么样的玻璃,而不是以前讲的普通玻璃、低档玻璃。从房地产还是从公共建筑的需求和产业链的延伸,玻璃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只是我们要做特种玻璃,向超白化、大尺寸、功能化、超薄化来进行发展。功能化就是让玻璃具有我们大家所用的舒适、节能、环保、可以用。可能有些人坐过最新的飞机,飞机调光不用挡帘,完全是用光控玻璃。我们现在建筑物Low-E玻璃,原来是中通,现在马上是真空。也就是说它永远是一种无法被取代的材料。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先进,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

所以可以这样讲玻璃市场,只能增长,但是它有个特点,需要高科技。我们现在房地产的发展,未来全是工厂化制造。工厂化制造要求玻璃在工厂化制造好以后变成直接的门窗,变成直接的应用。而中建材现在重点发展的就是新型房屋。新型城镇化和玻璃农业。现在农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工业的发展就是智慧农业,就是农业大棚,这个农业大棚用的全是玻璃。这个是奇大无比的市场。

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结构习性调整,去产能调结构,但是要补短板。在整合上,我们是坚定不移按照市场发展规矩去整合,不会花大价钱去买。第二,整合完了以后,按照高档、优质、特种进行结构性调整。第三,就是我们的项目,一带一路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向国外输送。所以,玻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是需要科技创新,使产品更加优质,这样发展前景和效益更好。

问:中国建材很早以前领导国际工程的团队在一带一路国家做了很多水泥工程。大股东如何将这个长处和中国玻璃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中国的玻璃市场已经是一个红海市场,中国玻璃在大股东的影响下能够享受到国家一些政策性的扶持,在这里怎么应对,未来国内一些小的玻璃商也会向一带一路沿线做产能转移的格局?

彭寿: 这些年,中建材在一带一路上响应国家号召在做这一块,主要是做 EPC服务,为那些国家做了很多水泥厂的建设,玻璃也做了。我们两个做了,全球65%的玻璃厂和水泥厂。现在随着水泥价的稳定稳固,玻璃这方面的量应该还是越来越大。作为中建材来讲,我们既然把中国玻璃打造成一带一路玻璃发展的平台和产业发展的平台,我们肯定会把我们在一带一路工程服务中间的资源和商机都给中国玻璃。

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哈萨克斯坦这个项目,这是国家全力支持的 一个项目,国家所有的政策都给到它。这么大一个项目本来是给中建材,我们想既然把中国玻璃作为平台,我们就把这个项目交给中国玻璃。我们昨天董事会决定做了,现在等于这个项目已经板上钉钉。 协议已经签过了,现在就是价格问题,价格也基本上锁死,我们需要走该评估的程序,真正把它做好。所以我想,不单我们作为技术上的支撑,作为资金上的支撑,作为政治上的支撑,我们也会作为资源上的支撑,把它做好。

第二个问题,国内是红海,竞争得一塌糊涂,可能随着国内产生调整,很多企业可能都有向国外走的欲望。据我所知,在国外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是非常计划的,必须要经过批的,这是有过程的,基本上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管是谁。 但是我也支持它们走出去,比如,信义在马来西亚,中国玻璃肯定不去马来西亚,福耀到美国,美国不是谁都能去的,一般人是不敢去的,我可能会去。我们就是说差异化去发展,差异化选择,也给人家留一点空间。地球之大,一个人是做不过来的,我觉得我们要深耕一个国家把事做好就行。

我们严格要把高技术、好产品、好装备输出,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有这样的产品和技术,国家也是在这个上面很好的把关。所以我想一个是市场之大,第二有规则,所以把中国的东西放在世界这个大地球里面我觉得就不算什么了。

问:中国玻璃未来扩增规模的节奏怎么把握?配套的资本开支、融资的情况大概是怎么样的?

彭寿:中国玻璃,从战略上来讲,就是做成一个玻璃的发展平台和一带一路,这里面肯定有兼并和建设,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是成熟一个做一个,不会大目标去做这件事情,一个就是夯实好基础,然后再孵化好新的集团,再做并购累操作。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样形成既有效又有发展。从长远来讲, 在 3到5年,可能是行业NO1,也就是说,2020年之前,我们会形成。这也是中国在结构性调整最后冲刺之年。中国建材水泥世界第一,中国建材未来玻璃一定也是世界第一,因为我们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有管理,有经验,五位一体。我们通过一些合作兼并战略,把短板补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好。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