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伴随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出力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压力持续增加,辅助调节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压缩空气储能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模式迎来发展机遇。效率提升叠加成本下降有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进程提速,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加速扩张。同时在此背景下,其上游空气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核心设备市场规模或将显著增长,相关设备厂商有望深刻收益。
建议关注上游设备建造厂商:东方电气(600875.SH)、上海电气(601727.SH)、哈尔滨电气(01133)、陕鼓动力(601369.SH)、金通灵(300091.SZ)、杭氧股份(002430.SZ)等,中下游投资运营厂商建议关注福能股份(600483.SH)、华能国际(600011.SH)等。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辅助调节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新型储能技术多样化发展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装机维持高增速,装机规模占比不断提升,而由于新能源出力受制于不稳定性,其电力供应能力相对不足,电网压力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辅助调节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储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装机容量有望快速扩张。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探索储能产业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并加强储能电站安全性控制,政策引导下,物理型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前景可观。
效率提升+成本下行,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提速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物理型储能技术,以压缩空气为储能载体,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能量存储及跨时间、空间转移和利用。伴随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系统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化进程开始提速。截至目前,国内已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容量约182.5MW,处于建设或规划状态的项目容量约6.2GW,增量显著,且均为100MW以上的大规模长时储能项目。系统效率方面,2021年投运的张家口100MW项目系统效率达70.4%,与2013年投运的廊坊1.5MW项目相比提高18.3pct;投资成本方面,山东肥城二期项目单位建设成本为5000元/KW,相比于一期项目降幅达50%。效率提升+成本下行推动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加速发展,预计2025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76GW,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5GW。
产业链上游市场增量可观,核心设备厂商有望深刻收益
产业链方面,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上游为相关设备及储气盐穴资源等,中游为压缩空气储能行业,下游为电网系统及各类用电部门。从投资占比来看,其核心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支出占比达到总建设成本的45.7%。对核心设备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在中性情况下,2025年其累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5亿元,2030年其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54亿元,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陕鼓动力、金通灵、杭氧股份等多家国内空分设备厂商纷纷入局,未来业绩有望深刻收益。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反弹,储能电站收益渠道拓展不及预期,储能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上游设备涨价,行业竞争加剧,数据假设及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