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港股怎么买?看这四个问题

作者: 智通编选 2017-10-04 08:32:17
2017年港股无疑是丰收的一年,那究竟还能涨多少?

本文节选自“腾讯证券”,作者为林子俊。

2017年港股无疑是丰收的一年,科技板块、地产板块、汽车板块全面开花,落后的金融板块如银行股和券商股进入第三季度后也不甘落后。以去年3月份牛市起点计,恒生指数已经累积上涨超过40%,无论用什么口径算,港股目前都处于牛市的阶段。直到截稿,恒指已经连续上涨了八个月,如果本月收在28000楼上,将会是连续第九个月上涨。很多投资者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港股究竟还能涨多少?

港股涨太高了?

有些说法是香港大部分是机构客户,这些公司今年的投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今年只要是做港股的,没有20%回报都应该面壁),所以第四季度应该会减仓,起码投资决策上不会那么进取。这种观点的逻辑是基于港股累积了不少涨幅,“地心引力”压力下港股后续再涨会乏力。但港股“贵”还是“便宜”,比较更看重的是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个参数目前仅仅高于均值,还远谈不上贵。

四季度港股怎么买?看这四个问题

图:港股历史市盈率和市净率

为什么恒指涨了那么多,P/E和P/B没有跟上去?主要原因是今年企业盈利好转,利润增加带动股价/每股盈利的分母变大,P/B呢?虽然今年企业赚钱多了,但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即使赚钱多了公司都更愿意用来减轻负债水平或存放做现金储备。截至9月7日,市值超过10亿港币的港股有1216只,其中净利润(包括一次性收入)同比录得增长的有923家,占比75%,然而港股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的只有751家。所以无论是恒生指数还是港股整体,强劲的收入带动下港股涨的高,却并不算“贵”。

基金经理第四季度都放假?

也有声音认为,第四季度一开始就有国庆节,随后圣诞和复活节都是传统的投资淡季,而基金经理人也会选择在该时间休假,“金九银十”过去后香港第四季度表现会较弱。

传统上港股确实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但这里有两个漏洞: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当港股处于牛市时,只要能赚钱,基金经理的假期其实是很次要的因素。例如2013年、2009年和2006年的第四季度港股都是量价齐升。另一方面10月份中国将会召开重要会议,同时美国将会开始落实缩表,两者对港股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政策不一定能够在数个交易日内反应,所以无论上涨还是下跌,这个第四季度投资者相信都不会太无聊。

更何况金九银十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在时间上因为九月份和十月份进入秋收时令,是农业收获的季节,按照人的收支消费心理,在消费、投资等费用支出方面由心情带动,在秋冬两季,特别是两个季节交接的时候,家庭消费明显增加,是一个随时间季节而消费的金融概念。现代社会早就实现了温室培育和全季节生产,所以金九银十更大的意义是如同传闻每次播《大时代》电视剧港股就会跌一样,是顺口溜而并没有很严谨的科学依据。

港股到头了没?

恒指连续上涨超过半年的,历史上只出现过10次,而今年已经是历史第二长的时间了(最长连续上涨9个月)。从技术面看,恒生指数面临着双顶以及抛离均线的双重压力。所以短线笔者的观点较为谨慎,在九月或十月修正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从量能指标来看,目前港股日成交量只不过是1000亿港币左右,距离2015年牛市巅峰时超过2000亿的成交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最起码能说明一点:目前散户还没有真正大举参与进来,泡沫就算是有,也不会很大。另一方面,利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港股通资金依然不断在流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港股估值相对主要发达市场而言依然被低估、企业盈利不断改善,再加上今年港股表现靓丽,如果真的出现回调,反而会使一个买入的好时机。

港股风险在哪里?

环球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虽然没有几只有实质影响,但读者不应该忽视潜在风险。

美国方面不让人放心,税改政策、医改政策迟迟无法落实,债务上限也是把风灾救援捆绑后才得以推延三个月谈判,10月份开始缩表对经济的影响有待考量。美股牛市已经持续了七年,其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超低的融资成本功不可没。如果趋势逆转,港股作为“提款机”恐怕难以独善其身。

宏观基本面和港股密切相关。正如前文所述,去年以来港股的牛市基础是企业盈利改善。在香港市场有超过70%的资金来自机构以及市场参与者本身。所以宏观经济的变化也会对港股带来一定的影响。

以上三点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正如一句老话所说,风险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

总结:什么板块值得关注?

虽然港股有着各种风险,然而只要回报比风险要高,那么就具备值博率,我们整体对于第四季度的港股表现还是偏向乐观。如果能够恒指突破28500点,再次挑战“30000”点并非没有可能。

板块选择方面,有相当部分的科技股在9月份业绩后已经回调不少,尤其是苹果概念股在本周一几乎全线下挫。然而苹果今年重磅产品是iPhone X而并非iPhone8,所以10月底推出后如果销情理想,那么相关概念股回调反而是难得的买入机会。

另外一个值得留意的是医药板块,作为少有的能够保持每年超过20%ROE的行业,在香港市场中大部分公司只有十几到二十多倍的市盈率,换到美国或A股都属于被严重低估。

最后就是金融板块,银行股在内地资金的带动下已经反弹到了接近2015年高位水平,香港券商、保险和港交所却还在半山腰上。如果港股牛市能够延续并且看到成交量放大的趋势,对应的金融股有机会追落后。与此同时,正因为今年相关题材的股份涨幅不大,所以也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编辑:肖顺兰)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