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线控转向明年进入量产元年 看好单车价值量与市场规模的提升

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下,作为高阶智能驾驶核心组成部分的线控转向系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线控转向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下,作为高阶智能驾驶核心组成部分的线控转向系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线控转向单车价值量高、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国产替代空间广,2023年起进入量产元年,供需两端全面打开。看好汽车转向系统线控化带来的单车价值量与市场规模的提升,及“国产替代”趋势下本土厂商竞争力与市场份额的提高。

建议关注:汽车转向系统龙头企业耐世特(01316)、浙江世宝(002703.SZ)、拓普集团(601689.SH)、华域汽车(600741.SH);资本化运作布局线控转向领域的线控制动龙头伯特利(603596.SH)、泵类龙头湘油泵(603319.SH);受益于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的电机龙头方正电机(002196.SZ)、德尔股份(300473.SZ)。

信达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线控转向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汽车的底盘由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包括驱动、换挡、制动、悬架、转向五大部分,其中汽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汽车的转向系统经历了机械转向系统(MS)、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发展过程。目前,HPS和EHPS已广泛应用于商用车,EPS则大量地运用于乘用车上,随着线控技术的发展,线控转向系统(SBW)也逐步应用。

高阶智能驾驶要求下,叠加政策松绑,转向系统线控化已成大势所趋。

高阶智能驾驶要求汽车底盘智能化、电动化、集成化,SBW和EPS均通过ECU对电机发出控制信号进而实现汽车转向;SBW在EP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进一步利用线控代替机械连接方向盘和执行机构,可实现转向系统与方向盘的完全解耦,具有响应快、舒适性好、轻量化、更安全、可升级等优势,是通往高阶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之一。2022年1月1日,中国转向标准GB17675-2021正式实施,新的国家转向标准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解除了以往对转向系统方向盘和车轮必须物理连接的限制。2022年4月《线控转向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2030年实现国际领先的L3+、L4+级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的渗透率达到5%、30%,核心零部件(控制器、电机等)自主化率达到20%、50%以上。该行认为新国标放宽要求为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则进一步明晰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新技术渗透率和产品国产化的持续提高。

线控转向单车价值量高、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国产替代空间广,2023年起进入量产元年,供需两端全面打开。

随着法规松绑+技术日益成熟+量产车型逐步落地,2023年起线控转向进入量产元年,丰田bZ4X车型已经上市,特斯拉Cybertruck将采用线控转向,长城汽车的智慧底盘有望于2023量产,吉利、蔚来、红旗等主机厂也纷纷跟进。该行预计线控转向系统2025年单车价值量为4000元,对应85亿元的市场规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239亿元,22-30年复合增速达57%。海外巨头如博世、采埃孚等在线控转向技术上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但考虑到耐世特、华域汽车、伯特利、拓普集团、浙江世宝等大规模研发投入,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响应能力以及车企本土采购趋势,中国企业有望实现线控转向领域的弯道超车。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线控转向渗透率不及预期、线控转向国产化不及预期、线控转向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外疫情反复对汽车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