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对接“新巴III”的基础上,兼顾了国内商业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征求意见稿中,RWA计量方式的优化升级以审慎性与适用性为核心,更加突出对优质客户、低风险业务的资本计量比较优势,同时差异化框架的引入,有助于控制中小银行的合规成本。对比而言,资本监管新架构下,高级法银行及优质银行或将更受益于资本节约效应,盈利能力与分红水平的比较优势有望巩固。
板块投资而言,该行认为,近期存量资金博弈背景下,前期强势品种回调,配置取向有所分散;中期主线逻辑势能强于短期资金逻辑,地产信用环境改善虽步入观察期但中期趋势明确,预计强势品种仍将延续占优表现,可从容布局高性价比品种。
事件:
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核心内容:以精细化、差异化为前提,全面优化RWA计量方式。
征求意见稿对国内银行进行三档划分:第一档(表内外资产≥5000亿,境外债务≥300亿)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第二档(表内外资产≥100亿,境外债务>0亿)简化监管规则,第三档(表内外资产<100亿,境外债务=0亿)除简化规则外亦引导县域与小微服务。
计量方式来看:1)信用风险,权重法重点优化风险暴露分类标准,增加风险驱动因子,细化风险权重;内部评级法限制使用范围,校准风险参数;
2)市场风险,新标准法通过确定风险因子和敏感度指标计算资本要求,取代原基于头寸和资本系数的简单做法,重构内部模型法,采用预期尾部损失(ES)方法替代风险价值(VaR)方法;
3)操作风险,新标准法以业务指标为基础,引入内部损失乘数作为资本要求的调整因子。
银行经营:信用风险计量的优化调整,或对银行大类资产配置带来深远影响。
1)贷款业务或更倾向于优质客户。对公贷款引入投资级概念(风险权重100%→75%),零售非按揭引入“合格交易者”判别(合格交易者信用卡循环贷款风险权重75%→45%),按揭引入贷款价值比(LTV)维度,均意味着优质客户更具资本节约效应。
2)投资业务或倾向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地方一般债风险权重20%→10%,企业债投资级品种风险权重100%→75%,而银行次级债券风险权重100%→150%,同时资管产品强化穿透计量,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更为受益。
3)同业业务强化交易对手评级影响。银银同业业务将交易对手进行A+/A/B/C评级,且风险权重有不同程度上升,非银同业业务风险权重稳中略降。
4)股权业务存在资本节约空间。主要是基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债转股业务以及重点企业直投业务、投贷联动业务。
个体影响:资本计量优化背景下,优质银行与头部银行或更为受益。
1)高级法银行存在受益空间,主要受益于72.5%的风险加权资产底线安排(原为80%)以及初级内评法违约损失率(LGD)下调,主要包括五家大型银行与招商银行。
2)优质银行与头部银行更为受益,优质零售银行明显受益于低LTV按揭贷款业务以及合格交易者信用卡循环贷款带来的资本节约效果,目前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零售行,信用卡贷款占比已近20%,相对受益更大;
优质对公银行主要受益于“投资级”客户风险权重下降,上市公司数据测算看“投资级”企业占比超过50%;部分区域性银行亦有有望受益于中小企业风险权重的下降。
3)少数银行资本压力或有所抬升,预计主要集中于两类银行,即部分房地产对公贷款下沉规模较大的银行,以及部分同业业务(包含票据业务)资质下沉较多的银行。
市场影响:权益市场无直接影响,信用债市场或存在预期扰动。
1)权益市场无直接影响,考虑到银行表内外资产直接参与权益业务受限,因此直接影响渠道有限。上市公司债转股风险权重降至250%,未来或将部分吸引银行金融投资公司关注上市公司业务机会。
2)次级债市场或存在预期扰动,预计目前商业银行持有银行次级债规模1万亿左右(未考虑通过资管产品持有),二级资本债投资风险权重由100%提升至150%,叠加资管产品的穿透式计量,预计部分银行未来仍存在减持相关资产可能,该因素或将一定程度扰动市场短期预期。
3)同业存单市场供需面临分化,银行交易对手四级分类,以及3M+业务风险权重上调,测算银行体系RWA占用增加或近6000亿,部分B/C评级银行,其同业存单投资的RAROC或将明显下降,未来低等级银行存单发行难度与发行利率或面临压力。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稿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