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看好CXO本土企业主业高增趋势 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浙商证券持续看好本土CXO龙头企业主业在2023-2025年延续高增长趋势。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CXO行业尤其是小分子CDMO行业仍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从更长维度看,伴随着小分子创新药持续放量,CDMO企业仍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该行持续看好本土CXO龙头企业主业在2023-25年延续高增长趋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背景下,再次强调CXO板块龙头企业中长期布局价值,维持重点推荐。该行在医药板块2023年度策略为:在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之下,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本周思考:CXO:现在处于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

数据:CXO Capex加速,产能进入释放期。从历史数据看,2020年开始大部分本土CXO龙头企业Capex均有加速迹象,2022年基本进入产能释放期。2021年底开始本土CDM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陆续承接了较大体量的CDMO“大订单”(参考各公司公告和财报披露数据),这也带来了2022年三家公司收入增速爆发式增长,使得投资者担心CDMO企业2023年开始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带来本土CDMO从卖方市场(高增速,高定价权)快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低增速、低定价权)。但是该行认为2023-2025年CXO行业尤其是CDMO仍处于“卖方市场”。

1)外包率仍有望持续提升,产业转移仍在持续:

该行认为中国本土CXO企业成本优势(科学家红利、更低薪酬)和经营效率优势不被欧美CXO企业逆转背景下,中国本土CXO企业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的趋势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该行认为2011-2022年中国本土CXO企业收入维持高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全球药企外包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本土科学家红利+经营效率优势下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2011-2022年药明康德的收入增长趋势能够大致反映本土CXO在全球药企外包率持续提升,叠加中国本土CXO科学家红利驱动下全球话语权不断提升的趋势。综上该行认为CXO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应该还是能延续。

2)小分子CDMO:前端+后端CDMO共振驱动龙头高增长延续。

药明康德CDMO业务2019-2021年收入YOY逐年加速(分别为38.65%/40.78%/49.94%)。核心驱动一方面来着于前端项目数量和收入持续高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化项目数量快速爆发,并不断放量。该行认为2018-2022年FDA新批准的178个小分子创新药物仍处于快速放量期,这也有极大概率驱动本土小分子CDMO龙头企业因大订单在2022年投放的产能,在2023-2025年的产能利用率迅速爬坡甚至2023年达到满产状态,卖方市场仍然占据主导。

表现复盘:全年涨幅继续收窄,生物药和科研服务领涨

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下跌1.43%,跑赢沪深300指数2.53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第3。成交额: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2919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比例为7.0%,较前一周环比下降0.5pct,低于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3%)。估值:截至2023年3月10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3倍,环比降低0.4。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7%,较前一周环比提升4.5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沪港通&深港通持股截至2023年3月10日,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1890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10.1%,医药北上资金环比减少39亿元。细分板块中,各自板块均有不同程度净流出,其中,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净流出最多。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根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子板块全部下跌,其中化学制剂(-2.6%)、化学原料药(-1.9%)、医疗服务(-1.9%)、医药流通(-1.7%)下跌最多。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本周除生物药(+0.7%)、科研服务(+0.6%)和医疗器械(+0.2%)略有上涨外,创新药(-5.6%)、API及制剂出口(-2.1%)两大板块跌幅超过2%。具体公司看,生物药板块百克生物(+10.2%)、万泰生物(+2.7%),拉动生物药板块有所上涨。科研服务板块莱伯泰科(+9.0%)、楚天科技(+8.6%)领涨。创新药板块科济药业(-15.2%)、再鼎医药(-11.6%)和康方生物(-10.4%)跌幅较大,同和药业(-6.5%)、司太立(-3.5%)、美诺华(-3.5%)拖累API及制剂出口板块。

整体来看,医药估值和持仓仍处于历史低点,投资者在底部震荡中待医药板块催化,认为在医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中对创新的持续鼓励(创新药、创新器械),以2023年度医药策略周期论角度,疫后主线、配套产业链、创新药械处于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的多周期共振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投资主线。该行推荐预期底部、经营周期弹性体现的中药、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产业链以及医疗硬科技方向。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

疫情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推荐方向:疫后主线(防疫产品/药店/医疗服务/疫苗)、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等;逻辑支撑:①疫情周期: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带来诊疗量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后疫情、集采时代“量”的修复。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疫后主线:济川药业(600566.SH)、康缘药业(600557.SH)、大参林(603233.SH)、老百姓(603883.SH)、益丰药房(603939.SH)、智飞生物(300122.SZ)、康希诺(688185.SH),关注眼科等医疗服务;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02359)、凯莱英(002821.SZ)、泰格医药(03347)、百诚医药(301096.SZ)、九洲药业(603456.SH)、康龙化成(03759)、诺唯赞(688105.SH)、键凯科技(688356.SH)、健友股份(603707.SH)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300760.SZ)、澳华内镜(688212.SH)、海泰新光、海泰新光(688677.SH)、奕瑞科技(688301.SH)、复星医药(600196.SH)、贝达药业(300558.SZ)、科济药业-B(02171)、君实生物(688180.SH)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