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世特(01316):汽车零部件“风起”≠基本面抗跌

自汽车零部件崛起之风刮起后,低迷许久的耐世特终于扬眉吐气。

10个交易日涨近30%!自汽车零部件崛起之风刮起后,低迷许久的耐世特(01316)终于扬眉吐气。

7月6日,在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的背景下,耐世特一路走高的表现引人瞩目。盘中该股一度涨超10%,涨幅在众多港股中排名靠前,截止收盘收涨8.8%,报于4.82港元。而若拉成时间线来看,自6月底以来,10个交易日该股已经累涨近30%,相较前两月的震荡下行可谓迥然不同。

图片3.png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资本市场向来都不是“无风不起浪”,耐世特股价接连上涨的背后显然藏有不少奥秘。

三大“催化剂”强势利好

深究耐世特这波股价上涨,智通财经APP发现,其股价近期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提振消费政策、汽车相关销售数据的走强以及AI+人形机器人风起这几大催化剂利好,具体如下:

一是,中央层面连续消费刺激政策提升汽车销量,间接利好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增长。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领域。鉴于此,中央层面近期依赖也连续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提升汽车销量,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增长态势。

比如说,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延续和优化购置税减免政策 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在则是,商务部办公厅6月8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通知重点作了两项活动安排,即“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对于这些促汽车消费政策,不少券商机构认为,这或将有效拉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迎来行业向上周期。

其中,国泰君安认为,市场关于乘用车板块担心的几个因素进入修正周期,修正的幅度取决于乘用车销量复苏以及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的维持情况:随着国六政策落地设置过渡期,对于价格战过于悲观的预期将逐步修正;随着新能源车下乡政策的升温,再叠加上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改善,新能源车销量预期有望修正;对于供应链盈利能力的担忧则需要Q2和Q3的业绩来缓解。

二是,汽车销量数据逐步回暖,亦进一步驱动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向好。

在一系列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下,我国汽车销量数据也不断回暖——6月,乘联会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83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下滑5.9%。其中新能源零售67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26%,渗透率约36.6%。

此外,7月3日下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历时15年,而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

国内汽车零售显著回暖之外,汽车“出海”数据也成为一大看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汽车的出口金额达387.23亿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7.9%;同期,汽车零配件累计出口金额36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出口增长趋势明显。

三是,AI+人形机器人风起,汽车零部件相关产业链也随之受益。

据工信部等数据,2022年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34%,到2030年预计L3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70%。L3自动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之下,也意味着汽车智能化“未来已来”。

据东方证券指出,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方面,AI技术的发展持续提升汽车的智能化能力:AI大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将催生海量计算和数据传输需求,云端和车端算力硬件行业有望受益;感知大模型的应用带动传感器硬件需求,车载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高线束固态激光雷达是关键传感器部件,同时多模态大模型和NLP大模型将推升智能座舱的发展。

另外,人形机器人的风起也助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随着特斯拉人型机器人产业化推进、ChatGPT等AI技术加速,人工交互及人工智能成为一大趋势,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最理想载体,站在多重产业共振的交汇点,有望引领未来产业变革。

而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涵盖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与汽车零部件有部分有所重叠,因此人形机器人兴起之风强势刮起之际也或将重塑重塑整个汽车行业,类似于之前的汽车电动化。其中,国信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当前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阶段,综合考虑价值占比、市场卡位及确定性,建议重点关注充分受益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的减速器、伺服电机、丝杠、传感器及伺服系统等环节。

从上述几大催化剂的利好效应来看,耐世特作为港股市场中的知名汽车转向系统企业,自然也有望受益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崛起之风。鉴于此,海通证券还指出,线控转向有望成为耐世特未来重要增长点。

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虽然行业利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但是结合耐世特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来看,该公司的基本面似乎还差点意思。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耐世特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先进转向及传动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及自动驾驶(AD)赋能技术的公司。耐世特(Nexteer)成立于1906年,曾被通用汽车(GM.US)收购、分拆、合并,于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公司业务分布于六大洲,拥有4个技术及软件中心。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三大分部运营:北美分部、亚太区分部、欧洲及南美洲分部以及其他分部。

纵观耐世特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不难发现,其整体业绩表现十分波动——2018年是耐世特近年来的业绩高峰,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创出阶段高点。而自2019年开始,耐世特便进入了下降通道,虽然2021年公司营收重回上升轨道,但其归母净利润却仍毫无增长,盈利能力下滑显著。

图片4.png

(数据来源:choice)

具体而言,2019年和2020年为该公司业绩下滑最为明显的的两年:期内,耐世特实现营收分别为35.76亿美元、20.32亿美元,同比下降8.6%、15.2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美元、1.17亿,同比下降38.77%、49.77%。

虽然在2021年耐世特业绩短暂回春,营收和净利双增,但至2022年,该公司净利润还是下滑幅度惊人。据相关财务数据披露,2022年,耐世特实现营收为3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2%。营收双位数增长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即净利润同比下滑51.02%至0.58亿美元。

对于此,耐世特也在财报中直言表示,尽管公司收入在2022年有所增长,但公司的盈利还是因汽车行业的多种因素影响而显著下行,其中包括了原材料商品通胀、运输及物流成本增加、供应链限制增加导致营运效率低下,而最为显著的则是半导体芯片短缺,以及于2022年持续存在的其他因素。

事实上,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盈利能力下滑问题由来已久。透过毛利率这一盈利指标来看,

2018-2021年间,耐世特毛利率分别为17.26%、15.07%、13.57%和10.82%,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而该公司近几年毛利率下滑原因亦与上述原材料部件出现短缺、商品成本上升等原因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至2022年盈利能力还未显著改善的耐世特,基本面实际上是不怎么“抗跌”的,而这也是外界较为担忧的一点。7月7日,该股价下跌超5%的走势也很好的佐证了这一观点——即在二级市场中,资金亦对其未来的增长力划下一个问号,故相对于长期持有它,还是选择了落袋为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