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汇丰银行表示,由于大米这种亚洲地区主食的价格涨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可能会成为央行试图抑制通胀的另一个担忧。
以Frederic Neumann为首的经济学家周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2008年亚洲食品价格恐慌的记忆还很深刻。当时,由于亚洲地区的消费者和政府争相确保供应,一些经济体的大米价格上涨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市场。这同时推高了小麦等其他主食的价格,因为买家转向大米的替代品。”
作为全球基准的大米出口价格跃升至每吨600美元以上,同比上涨近50%。Frederic Neumann认为,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大米与西红柿、洋葱不同,西红柿和洋葱较短的收获周期使得它们的价格往往会在飙升后迅速恢复正常,而大米价格可以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
一方面,不稳定的降雨和干旱天气阻碍了作物生长,从而导致大米等作物的产量减少。另一方面,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的举措也导致全球大米供应趋紧。印度在7月宣布禁止出口除巴斯马蒂香米以外的白米,以确保印度国内市场的“充足供应”、并抑制国内大米价格的上涨。印度占全球大米贸易的40%左右。根据印度政府声明,这一禁令将影响印度约25%的大米出口。
报告显示,在过去25年里,全球大米进口占消费的比例大约翻了一番,这一比例自2008年以来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Frederic Neumann表示:“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大米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比过去更大的溢出效应。”
Frederic Neumann的担忧似乎得到了验证。大米价格已对菲律宾造成了严重冲击。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推高了菲律宾的购买成本,导致8月份该国CPI同比大幅攀升至了5.3%,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4.7%,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快增速。同时,菲律宾年初至今的通胀率也达到了6.6%,远远超出了央行2%-4%的目标范围。
菲律宾央行自今年3月以来一直按兵不动,但通胀压力的放大可能迫使该央行恢复紧缩政策。菲律宾央行上周已表示,如有必要,该行准备恢复货币紧缩政策,以应对通胀。
这一风险令菲律宾当地市场眼下面临着“股债汇三杀”的凄惨局面。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8日的四周内,投资者已从菲律宾债券ETF中撤资了1300万美元;菲律宾债券指数显示,本季度以美元计价的菲律宾债券投资者亏损了2.3%,是东南亚地区回报率最差的国家。
除了债市,菲律宾股市和汇市同样表现不佳。在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里,菲律宾综合股价指数已下跌了4.9%,领跌东南亚市场,这一跌幅在对鹰派央行的担忧下可能还会扩大。菲律宾比索则已经是本季度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