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海外掘金”,作者Fred
当英国前首相卡梅伦2015年宣布要发起“脱欧公投”、特朗普2015年6月宣布参选美国总统时,全世界都在“呵呵”。
“英国怎么可能退出欧盟?”
“一个热衷娱乐节目的地产老板如何领导一个超级大国?”
……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成功;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想当然”的机构、观察家和吃瓜群众们傻了眼。
黑天鹅总在人们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起飞。
本周日(4月23日),法国总统选举将进行第一轮投票。按照多家民调的预测,第一轮投票中胜出的将是中间派的马克龙和极右翼勒庞,随后两人将进行第二轮投票,角逐总统宝座。
但有了前两次“黑天鹅”的酸爽,谁还敢拍着胸脯担保自己的预测是精准的?极端派会否攻陷又一个大国?全世界因此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
01 “黑天鹅”从酝酿到实现——“四步走”
“黑天鹅事件”从酝酿变成现实,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无人相信——初露苗头——势均力敌——实现反转。
特朗普的当选之路、英国脱欧成为现实,无不体现了以上四个步骤。目前来看,法国大选走完了前三步。
特朗普宣布参选后,很多人笑掉大牙。
这是第一阶段——无人相信。
但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党内初选轻松战胜“总统世家”出身的杰布.布什。随后,他又连珠炮式地击败卢比奥、科鲁兹等强劲对手,赢得党内初选。
特朗普当选的“黑天鹅”进入第二个阶段:初露苗头。
随后的希拉里被FBI曝出邮件门事件,也成为第二个重要转折点,特朗普与希拉里的支持率进一步拉近。大选投票前,两人支持率差距不足3%。
“黑天鹅”事件也进入第三个酝酿阶段:势均力敌,差距缩小。
最后的“大势”反映在纽约时报的预测模型中(下图),从大选投票开始到结束,下图反映了特朗普当选概率一路走高的过程。两人支持率的黄金交叉点一到,特朗普当选就成了必然。
第四阶段也就尘埃落定,“黑天鹅”成为事实。
民调差距缩小的过程,本身也说明“黑天鹅”可能出现。6月22日脱欧公投的前两天,民调首次出现反转,“脱欧”短暂领先“留欧”1%;美国大选投票前,也曾有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曾领先希拉里1%。
02 比宫斗更精彩的法国大选
法国大选已走完了前三步。
法国总统选举实行两轮制投票,第一轮中如果没有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排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决战。
介绍这次大戏的四位“主演”。
“男一号”是39岁的帅气前经济部长、前投资银行家,娶了自己中学语文老师的“万人迷”——马克龙。
马克龙是中间派参选人,法国主流政治流派的代表,主张亲欧盟、接纳移民和难民。
“女一号”毫无疑问是马丽娜·勒庞,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FN)参选人。
她最出名的标签就是“女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反移民、反欧盟和全球化,希望带法国“退欧”并废除欧元。
接下来是“男二号”弗朗索瓦·菲永,中右派(共和党)参选人,法国前总理。
最后一位是“最佳男配角”,“共产主义”雄辩家——让·吕克·梅朗雄,极左翼参选人,政策主张极为极端,如推进企业“国有化”、对收入超过40万欧元的部分实行100%的所得税率等。
去年年底之前,法国还处于第一阶段,很少人认为极右、极左派会出来搅局。当时,绝大多数法国人纷纷表示中右派(共和党)胜选将毫无悬念。
但就在大家认为一切尘埃落定,极右派勒庞不足以对中右派构成威胁时,一些变化苗头接连出现,法国大选进入第二阶段,
首先是中右派菲永“陨落”,今年1月被媒体曝出“空饷门”,被指让其妻子担任自己任职的省参议员助手,并在他卸任后仍继续“吃白食”15年。
随后,菲永的选情急转直下,从最开始的第一跌至第三,一周前一度跌至第四。“人生赢家”马克龙随即取代菲永,成为“男一号”,民调一路领先。
而极右派勒庞一直稳居第二,且时常跳升至第一。
选情开始扑朔迷离后,法国大选却悄然进入第三阶段,各候选人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目前四位候选人支持率相差仅有1-4%不等。
最近一周,极左派梅朗雄崛起,支持率紧逼排名第三的菲永。他发挥了极左派擅长宣传和雄辩的优势,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选举造势会上俘获越来越多中低收入年轻人的心。
最佳男配角成功搅局上位,不过其“大锅饭”式的政策让人不寒而栗,西方政治两极化在法国“登峰造极”。
半年时间内法国大选从男二号、女一号的“两强争霸”演变成马克龙、勒庞、梅朗雄、菲永的“四足鼎立”。
经历了无人相信极端派可能上台的第一阶段,到菲永“式微”,再到“四足鼎立”格局,法国已走完了“黑天鹅”的前三步,第四步会不会出现?
03 实际民意感知
黑天鹅出现之后,大家一次次指责民调坑爹。民调的确会忽略很多事实,只是不完全的定量分析与推测。
实际民意感知、民间迹象或许比民调更直观。
美国大选前,曾有一位美国华人投资家驾车去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他发现在路途上各州的乡村、小城市里,特朗普是如此受欢迎,以至于他很早就下结论:特朗普将胜选。
笔者的一位法国朋友当年曾在英国交换,教授向全班提了一个问题:认为自己是欧洲人的请举手。
英国地理上属于欧洲,英国人似乎毫无疑问是欧洲人。可全班就他一个法国人举了手,其余英国同学没有一个举手。
事后他说:“见微知著,脱欧并不是不可能,很悬。”
另外,民调公司和媒体很可能有预设政治立场,导致抽样人群、报道基调出现偏差,从而影响预测。
04 “黑天鹅”催化剂——选前的突发事件和意外
美国大选投票前,希拉里“邮件门”事件发酵,FBI公开指责她;英国脱欧公投前一周,一位留欧派议员遇刺,两派均因此停止政治宣传。
两次“黑天鹅”之前,均出现的突发事件,是“黑天鹅”的催化剂。
4月20日晚上,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门外发生恐袭,一位警员中枪身亡,2人受伤,伊斯兰极端组织ISIS宣称负责。
可以想见,法国极右翼参选人勒庞一定会顺势“做文章”,民意很可能因此动摇。
还记得前段时间荷兰与土耳其的外交风波吗?荷兰执政党不让土耳其在荷兰为“宪法公投”造势,就是担心极右政党利用“土耳其和穆斯林正入侵欧洲”做宣传,所以才禁止土耳其外长专机着陆。
后来,意外没有发生,荷兰极右翼没有上台。
选前的突发事件很可能颠覆此前所有民调。总统府的安全都受到威胁,法国的“黑天鹅”正在酝酿。
05 德意志银行的警示
法国各大媒体每天会进行最新民调汇总,4月20日的支持率(下图)显示,目前排第一的是马克龙(24%灰线),勒庞(22.5%黑线)紧随其后,再是菲永(19.5%蓝线)和梅朗雄(18.5%红线)。
2月1日至4月20日法国总统候选人民调走势(来源:巴黎竞赛报)
根据目前民调,四位候选人都有望进入第二轮选举,也就是说有6种情形可能出现。着重分析两种可能性最大和一种杀伤力最强的情形。
a. 马克龙VS勒庞
这是最可能的情形。但两人均不是来自法国的两大主流政党(中右共和党、中左社会党),无论谁当选,都意味着法国政治版图的震动。
勒庞进入第二轮选举并不意外,但她极端的政策仍会让投资者不安。
在这种对决情形中,民调预测马克龙将轻松战胜勒庞,成为法国总统。但无论两人谁当选,都将面对6月的议会选举。由于两人均非出身于议会大党,因此很可能在议会选举中无法获得多数席位,成为“跛脚鸭”总统。
b. 勒庞VS菲永
在“空饷门”爆出之前,这种情形一直是最可能的,但菲永目前第三的席位都岌岌可危。
最近几天,菲永的支持率略有回升,能否在最后两天“绝地反击”值得关注。一种极端的可能性,是保守派最终倒戈,从支持马克龙转向支持菲永,使菲永晋级第二轮,与勒庞角逐。
然而菲永与勒庞相比,胜选优势并不大,民调预测菲永只会以微弱优势取胜。相对于马克龙,菲永唯一的优势是出身大党,能在议会选举中轻易获得多数席位,顺利推行政策主张。
c. 勒庞VS梅朗雄
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情形:极右对极左。
德意志银行日前就警告称,许多投资者太自信于第一种对决情形,而忽略极左与极右的对决。
回看“英国不会脱欧”、“特朗普不会当选”这两个“想当然”,谁还敢自信地称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摩根大通认为,这种情况将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欧元将暴跌8%,与美元汇价甚至会低于1,黄金将受追逐。
尽管很少人认为梅朗雄会进入第二轮,但他与勒庞的差距仅有4%,完全在误差范围以内。
有民调认为这两人决选,梅朗雄将击败勒庞。不过无论如何,两人谁当选对法国和欧盟都堪称“灾难”。
微弱的民调差距随时可能翻转,选举结果还牵涉到投票率、未表态人群的立场等,分分钟改写“脆弱不堪”的民调结果。
至此,法国大选正向“黑天鹅”的第四阶段迈进——反转出现。
06 影响
如果黑天鹅真的出现,最终对决是在勒庞与梅朗雄之间,这对法国、欧洲和整个世界将是一场灾难。
投资者将大举抛售法国和其它欧洲经济弱国的债券,欧元将大幅下跌。法国的股市也将遇到大规模抛售,出现暴跌,德国与法国的债券利息之差将进一步扩大。
欧盟第二核心大国——法国若出现极端派总统,足以影响欧元和欧盟的地位。严重的话,欧元可能崩溃,欧盟支离破碎。
若经济和政治出现大动荡,欧盟的难民问题、主权债务问题将再一次发酵。其对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外部市场疲软引起的出口贸易萎靡。
此前就有分析称,欧盟若出大乱子,其威力足以引起下一次全球经济危机。
从发展阶段看,法国总统大选已踏入“黑天鹅”事件四步曲中的第三阶段。目前各派支持率相去不远,任何反转都可能出现。
民间感知方面,法国人对恐怖袭击已忍无可忍。
突发事件“催化”方面,两天前在总统府前的恐袭,会否在选前导致部分中间派或未表态选民转向支持极端派?
明天,不管是对法国还是对全世界,都是极其危险的一天。
智通加注:投票站点将在北京时间周日14:00开放,法国民调机构Kantar Sofres-OnePoint将于北京时间周一凌晨0:45公布投票率统计,并于凌晨2:00公布第一轮投票的可靠出口民调结果。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过半选票的候选人即可当选总统;若候选人在首轮投票的选票均不过半,则将于5月7日进行第二轮投票,该轮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即可当选总统。(编辑:肖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