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地产融资机制完善 中小银行经营稳定

全年展望而言,中信证券认为在银行业绩底与估值底共同作用下,行业估值提升可期,银行股走势可能会随着信用预期边际的改善而出现同步变化。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住建部及金融监管总局部署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多级政府参与的完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项目层面开展融资支持,有利于稳定银行业地产信用风险预期及拓宽信贷投向。同时,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预计信贷投放将审慎平衡风险与收益。全年展望而言,中信证券认为在银行业绩底与估值底共同作用下,行业估值提升可期,银行股走势可能会随着信用预期边际的改善而出现同步变化。

个股层面,可关注三条递进主线:1)防御标的,主要是大型银行,核心在于分红收益率带来的高确定性回报以及低风险资产逻辑下的估值修复,底部左侧逻辑;2)弹性标的,核心在于经济修复的弹性带来显著的估值修复空间,底部右侧逻辑;3)长期标的,核心关注可持续内生性商业模型会带来的估值溢价,预计公司基本面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恢复。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项:

1月26日,住建部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周末锦州银行发布公告,启动在港退市工作。

住建部门积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1)强调项目名单落地速度。住建部会议中明确“本月底前,第一批项目名单落地后即可争取贷款”,并强调各地要抓紧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

2)重视打造完善协同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会议强调,地级政府将发挥牵头作用,省级层面要跟踪监测落实情况,同时“国家层面将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信息平台,实行周调度、月通报”;

3)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信贷投向。建机制抓速度的背景下,预计融资支持名单报送将较快推进,且首批名单中或包含资质较优项目。

金融监管强调配合,同时关注风险控制

1)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利好银行业存量开发贷风险企稳。金融监督总局强调对符合授信条件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同时对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支持;

2)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指导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决策和实施,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说明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原则未发生转变;

3)预计银行信贷投放将审慎平衡风险收益。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银行自主权较高,信贷投放仍需经过审慎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开发商资质、还款来源及收益等因素后,择优开展信贷合作,对应增量风险可控。

银行风险化解推进,整体中小银行经营格局稳定。

周末锦州银行公告,地方国资股东拟现金要约收购实现H股退市,表明锦州银行风险化解进入中后期。2020年锦州银行曾进行资产剥离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2023年同区位盛京银行亦有资产剥离,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稳步推进。该行认为:

1)两家银行控制权已由民营企业转移至省级国资,有助后续风险处置安排。锦州银行2020年由多元民企持股转变为AMC/AIC/地方国资持股为主,盛京银行则在2021年出清民营地产股东,转变为地方国资控股,股东层面对化险一致性较高。

2)各地中小银行积极寻求地方财政及省联社支持,助力地方金融风险缓释。近年来各地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部分区域推进省联社改革,增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与支持,均有助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推进与金融风险化解;

3)全国中小银行风险指标整体稳定,行业内有所分化,部分尾部机构存在一定压力。该行以统计资产规模超54万亿的103家城农商行为例,2022年不良率及关注率平均值分别为1.62%/2.93%,整体风险格局稳定。另外,根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高风险银行资产规模占比仅1.72%,对系统稳定的冲击有限。因此,预计在银行分化趋势下,尾部机构面临一定的资金成本提升和长期经营压力。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