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初步估算设备更新是一个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作者: 智通编选 2024-03-06 21:21:32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于记者会上表示,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再看耐用消费品,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大有可为。

郑栅洁还提到,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于先进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国家发改委将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时,国家发改委将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

以下为郑栅洁主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

郑栅洁主任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则为4.5%左右。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主要动能有哪些?他们能否抵消拖累增长的负面因素?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郑栅洁:借这个机会,也感谢媒体的各位朋友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经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不同的国际机构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您关心今年的经济形势,形势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这里我从“形”和“势”两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是看“形”,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可以从“三个新”来看。

第一个“新”是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经济增长方面,去年前低中高后稳,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方面,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第二个“新”是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比服务业整体投资增幅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第三个“新”是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安全发展方面,经济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克服“烂场雨”、洪涝等灾害影响,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万亿斤,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

二是看“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我们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第一,发展基础更为坚实。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召开了“两会”,我们梳理了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还将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比如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严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们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所以我想请问郑主任,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另外,下一步政策将如何见效落地?今年在加大有效投资方面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举措,也想请您介绍一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郑栅洁:你提出的问题这两天是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

我先介绍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相关情况。

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出台背景看,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大攻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根基。

第二,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从工作安排看,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都有阐述,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有效益”。为此,我们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刚才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我们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比如,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又如,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上,扩大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带动效果。

二是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很重要、也很关键。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

三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

澎湃新闻记者:我国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部署,请问发改委将在哪些领域采取哪些举措来推动这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郑栅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

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再看耐用消费品,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大有可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第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重点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巨大。以工业为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去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超过16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于先进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我们将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时,我们将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

第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刚才讲到了,中国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巨大,广大群众对于更高质量、更智能、更绿色、更具个性化的消费品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每年都有很大的更新需求。我们将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鼓励支持消费者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大力支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

第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废品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以钢铁为例,去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铁约2.6亿吨,保障了20%以上的粗钢生产需要。我们要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这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强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换新+回收”等新模式发展,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第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标准是一个行业发展、一个产品升级的重要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用好标准这个“指挥棒”。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发挥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标准的牵引作用,该制订的制订,该修订的修订,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凤凰卫视凤凰网凤凰秀记者:我们关注的是城镇化,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可以说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想问国家发改委的郑主任,您判断中国城镇化的潜力还有多大?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去继续推进城镇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郑栅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去年的66.16%。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全国的平均数,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潜力;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整体城镇化率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今年,我们有四方面重点工作要推进。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目前仍有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尚未在城镇落户,有序推进这部分人群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都是当前群众最关心、也是我们最关注的。

第二,突出两化共进,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比较高,但还有不少地区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我们将聚焦城镇化率低且农村人口规模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有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突出协调发展,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畅通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段;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部分产业向周边转移;推动都市圈内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近年来城市洪涝、火灾等问题频发,城市安全韧性成为亟待补齐的短板。我们将聚焦人口规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等建设,重点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加快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