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目前锂电板块存在的三个预期偏差

锂电板块与传统周期股截然不同,因为行业需求仍保持20%-30%的增长中枢,远期行业仍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智通财经APP获悉,长江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锂电产业链4月的排产预期若最终得以实现,则意味着产业链全年出货及增速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产业链盈利预测需要积极上调;而即使出现小幅低预期,也不影响对全年的增速判断(因为当前板块标的的业绩预期并不高)。然而,锂电板块与传统周期股截然不同,因为行业需求仍保持20%-30%的增长中枢,远期行业仍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同时供给端随着盈利分位快速下降、产业融资收紧,也将出现放缓、甚至收缩;行业产能利用率会快速修复。

长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4年全年出货量会是2024Q1的多少倍?

长江证券指出,锂电行业存在季节性淡旺季、且渗透率处于提升通道,因此板块普适的简易盈利预测方法,是“基于1季度出货和盈利,给予全年5倍左右的放大”,也就是线性外推。

基于鑫椤资讯统计的各环节头部企业排产数据,长江证券在三种场景假设下进行线性外推:测算的结果是,1)各环节平均2024年出货与2024Q1出货的比值,在悲观场景下是5.53倍、中性场景下是5.61倍、乐观场景下是5.76倍。2)各环节平均下来2024年的出货增速,在悲观场景下是32%、中性场景下是34%、乐观场景下是38%。

进一步分析来看,1)产业链4月的排产预期若最终得以实现,则意味着产业链全年出货及增速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产业链盈利预测需要积极上调;而即使出现小幅低预期,也不影响对全年的增速判断(因为当前板块标的的业绩预期并不高)。

2)超预期的全年出货增长还是有希望兑现,一是终端方面,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3月已经超预期抬升,而小米SU7等爆款以及潜在新车仍有望贡献增量,“以旧换新”政策影响同样是正面变量,单车带电量能否超预期提升也是重要因素;储能在国内超预期的基础上,美国大储瓶颈缓解可能是后续重要的增量。二是产业链方面,2024年比较有可能出现库存回补(对应2023年的去库周期)、全球化比例提升(国内电池继续打压日韩电池厂份额)、集中度提升(新技术迭代、出清周期下龙头增速更快)。

2024Q2起产业链盈利是企稳还是可能继续承压?

市场在2023年底对产业链单位盈利的判断,是2024年仍将继续承压,2025年才有希望看到盈利能力的企稳恢复。然而在4月需求超预期以来,挺价意愿加强、稼动率提升、订单结构优化成为部分环节盈利修复的支撑逻辑。

产业链各环节龙头具备一定的“盈利安全垫”:1)稼动率弹性方面,单位折旧受产能利用率影响敏感,此外人工、期间费用同样与产能利用率相关,考虑各环节不同的成本结构,产能利用率提升将不同程度改善产业链的成本。2)订单结构优化方面,从4月排产来看,铁锂、负极已经率先出现部分龙头满产,电池龙头的产能利用率也逼近80%;龙头公司订单结构优化,通过减少低价订单的方式抬升整体盈利。

过剩周期后半段的合理盈利中枢和估值方法?

市场此前对于锂电产业链过剩周期的底部判断,是“各环节二线企业亏净利甚至是亏现金”,作为多年的成长型赛道,在习惯PE估值体系的情况下,缺乏盈利底部支撑将失去估值的锚。

长江证券认为,锂电板块与传统周期股截然不同,因为行业需求仍保持20%-30%的增长中枢,远期行业仍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同时供给端随着盈利分位快速下降、产业融资收紧,也将出现放缓、甚至收缩;行业产能利用率会快速修复。传统周期股的PB估值、周期底部盈利PE估值等方法未必适合锂电;按各环节单位投资额、给予合理回收期(假设10年),估算稳态盈利中枢的方式更加适合。

梳理来看,铁锂正极、隔膜、铜箔、包覆剂、结构件二线的单位盈利都明显低于合理盈利中枢,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这些环节可能的盈利修复有望带来更大的弹性。

风险提示

1、行业需求低预期;2、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