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97 香港地产代理史话

“1997年,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代理来说,那是一个做梦都会笑的年代”,顿了顿,他又有点黯然,“那也是一个美梦惊醒的年代。”

本文来自“观点地产网”,作者曾剑萍。

“1997年,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代理来说,那是一个做梦都会笑的年代”,顿了顿,他又有点黯然,“那也是一个美梦惊醒的年代。”

下班高峰期,香港湾仔菲林明道灯光影绰,下班的人潮人赶着人,公交车“叮叮”而至,载着路边的长队呼啸而过。

七点整,黄先(化名)从办公大楼走下来,晃悠悠地走进一家茶餐厅。晚饭时间,茶餐厅却有点冷清,他选了一个靠墙的卡座,点了一份西多士、一份净云吞、一条肠仔,还有一杯冻柠茶。

工作结束后喝一杯柠茶,这是黄先从事房地产代理二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多年频繁周转于客户、媒体之间,话说多了总会莫名地感到口干舌燥。

黄先供职于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代理商之一,主要负责半山区住宅,平时帮着开发商推推项目、做做市场报告、接受媒体采访……总会忙得团团转。

几个小时前,他刚刚陪着开发商出席一场媒介会。会上,他熟稔地介绍行道,用极富煽情的话为项目加持,与开发商兴高采烈地握手合影……这样的工作,如同每天吃饭喝水般,早已融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低头呷了一口柠茶,他想起前几天看到的报道,截至2017年10月底,香港持牌代理人数为38346人,按月增加52人或约0.14%,数字已是连续六个月上升,期间累积增加1040人。代理分行数目亦同步增加,截至10月底录6747间,按月再多7间,亦为连续6个月报升。

“越来越多的新人在涌入”他微笑着摇摇头,想起前几天路过中环的时候,还差点被一个热情的代理实习生拉上去看盘了,“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他感叹着。

在这个圈子沉沉浮浮20多年,见过了大风大浪,他对这些起起伏伏早已看淡:竞争再激烈,到底也不如那个年代惨烈吧。这个时候,他总是会想起香港楼市最鼎盛的时期,想起那段肆意飞扬的日子。

“1997年”,他低声呢喃,“1997年,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代理来说,那是一个做梦都会笑的年代”,顿了顿,他又有点黯然,“那也是一个美梦惊醒的年代。”

Part one

地产代理,也称地产经纪,但从字眼来看,就跟地产行业脱不了关系。更多的时候,这个行业总是随着楼市的变化而波动。因此,地产代理的兴起,紧跟在地产行业逐渐繁荣之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二战的香港满目疮痍,建筑物损坏严重,加上战后人口大量回迁,香港住房供应极为紧张,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的近百万人口给市场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房价、地价和租金飙升。

大量的住房需求促使楼宇买卖交易渐趋活跃,那时施永青还在一家工人夜校教书,有人就已经单枪匹马做起了地产代理,他们将谈生意的地点选在茶楼,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一边叹茶一边互通信息。

这种一人即一公司的情况在70年代初发生变化。随着香港第一个大型私人楼盘美孚新邨的出现,以“兄弟团”、“家庭式”的两三人团队加入到房产代理中,成为当时最主要代理运作方式。

这也是香港地产代理行的雏形,当时许多代理行都是从美孚新邨起家,因此店名大多以“美”字开头,如今香港地产代理大行之一的美联物业就是代表。

此后,伴随着香港地产逐步走向繁荣,代理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78年,29岁的施永青与同学王文彦,一人拿了5000块,在香港中环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地产代理生涯。

随着行业的发展,香港渐渐成为地产中介铺多过米铺的城市,施永青还记得,最初的地产代理,更多参与炒卖,也就是说自己手头“有货”,但也会接受他人委托。

因此,每家中介铺面都几乎大同小异,“铺头(店面)两边贴着‘欢迎委托,业主免佣’,上面的横条写着‘自置铺位,现金收购’”。

施永青后来回忆称,代理是无本生意,有人委托至关重要,因此就以“免佣”来吸引业主委托,但又以“现金收购”,彰显自己的实力。

伴随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的前行,地产代理在九十年代迎来了最为高光的时刻,也是黄先最想回味却又不敢触碰的时刻。

1991年,黄先刚入行。那一年,香港政府在4个月内先后颁布13项打击炒楼的措施,如规定楼盘登记时每人只可登记一次限购一个单位,向买卖楼花者征收楼价的2.75%的印花税,促使银行降低按揭贷款最高比例等,但依然无法制住楼市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1992年3月底,香港各区主要大型屋村成交价升至每平方米4万港元以上,到1994年第一季度,售价升至每平方米5万港元以上。

直至1997年楼市泡沫破裂前,香港房价增长4倍,1997年6月巅峰时,一般中档住宅的房价达到每平方米8万港元左右,豪宅价格更是高达每平方米20万港元。

疯狂的楼市引来了一大批炒家,当时香港地产流行一句话:High Tech就揩,Low Tech就捞(高科技亏本,炒楼赚钱),投机炒楼被当成最快捷的发达致富通道。

为了赚取更多的佣金,黄先经常从早上9点忙到凌晨一点多。但回报也丰厚,有时候促成一单楼宇交易就能获利数万,那时他身边一个刚入行的地产代理都能月入几万。

同时,当时政府对地产代理并没有过多的规管,代理们不仅赚佣,还会炒楼。自己炒,与炒家合作一起炒,有时这个月买,下个月卖出,转手就能赚十几万。

那真的是一种遍地黄金的感觉,黄先回忆,当年做地产代理,不仅天天“鱼翅捞饭”,还有不少炒家会请代理去夜总会夜夜笙歌,“有舞齐齐跳、有楼齐齐炒、有钱齐齐揾”。

但越涨越高的房价就像一个逐渐膨胀的彩色泡沫,沉浸在巨大喜悦,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炒家和代理商们都没有想到,猝不及防地,这个泡沫“嘭”地一声,破了。

Part two

1997年,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新高16673点,施永青还忙于布局内地市场,李嘉诚在一片涨价中无声降价套现,股市、楼市都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或许再高明的人都没想到,一场巨大风暴已经悄然靠近。

从7月份泰国放弃固定利率,到10月末索罗斯狙击香港,短短三个月时间,香港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股市连番跌停,在1997年8月到98年8月,从最高时16673点跌至6600年,一年间跌幅达60%。

香港整体经济急转直下,地产世道大幅下挫,房价高位回落,跌幅超三成,次年再回落四成,从美梦中惊醒的地产代理们,开始了史上难熬的日子。

那一年,报纸上最多的字眼是“负资产”,失业、破产、妻离子散、烧炭、跳楼的戏码天天上演,以前餐餐“鱼翅捞饭”,如今“咸鱼白菜都无得食”。

黄先至今还心有余悸,庆幸当年没有鬼迷心窍揽太多楼上身,才得以逃过大难,但他的一些同行们或许就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伙同炒家揽了太多楼,最终都没有在金融风暴中走出来。

这一年,对于黄先来说,仅是黄粱一梦,他伤痕累累,但所幸还保留了些许力气,待世道回暖再重新振作。但这场大风暴,对整个香港地产代理行业来说,却是一场强者留,弱者汰的大淘杀。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施永青谈到,1997年前,香港有五大地产代理行,美联、中原、利嘉阁、鸿运、港置,金融风暴过后,中原收购了利嘉阁,美联收购了港置,而鸿运在资金断裂的情况下,没有人收购,只能关门。

此后,香港地产代理形成了美联、中原两大巨头对峙的格局,并一直僵持至今。

也就是那一年,香港政府开始加强对地产代理行业的监管,1997年香港颁布《地产代理条例》,将房地产经纪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禁止纪抬价炒卖等行为,至1999年《地产代理(发牌)规例》生效并发出第一批地产代理牌照。

往后的数十年里,香港地产再也没有像1997年那样繁华过,数据显示,1997年香港住宅一手及二手注册成交宗数,录得17.9万宗;2003年跌至7.3万宗;2007年一度回升至12.5万宗,但到2016年只有5.8万宗。

不过,在历经繁荣、走过起伏之后,黄先对市况盛衰反而看得更淡了,“跌不重要,总不会一直跌吧,只要有成交,我就可以继续做。

香港传真,一座城市里的地产漫游与画像。(编辑:刘瑞)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