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以中资公司为主的市场,相对A股的横盘,港股今年的表现要好出一大截。进入2017年以来,恒生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到25.3%,不仅碾压A股,更是牛冠全球主流股市。
若从2016年2月底恒生指数的18279点的低位开始算,恒生指数过去17个月整体涨幅更是超过50%,指数来到27563点,距离2015年28589点的牛市高点仅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
增量资金助推牛市
无风不起浪。港股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有多方面的原因。
从宏观层面来看,港股长期以来是一个以欧美资金为代表的外资主导的、以中国大陆经济为基本面的一个离岸市场。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预期也较为悲观,不过,进入2016年,中国GDP增速初步止跌,到2017年,GDP增速出现回升,中国经济底部或已走出,实现软着陆。
从中微观层面看,中国经济企稳的同时,也在加速转型,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格局显著调整,优胜劣汰,落后企业加速出清,行业优质公司盈利则持续改善,呈现出赢家通吃和强者恒强的特征。港股中,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纷纷走出翻倍行情,乃至数倍行情。
从估值水平来看,港股是公认的全球估值洼地。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即使是经历了近期的牛市,目前,港股整体市盈率仍仅约为13倍左右。无论从PE、PB,还是分红率来看,港股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也低于其他全球主流股市。
当然,恒指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增量资金的推动。
资金如水,水往低处流。最近几个月,内地股市、债市及商品市场均处于调整状态,楼市前景也不明朗。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港股自然也备受内地投资者青睐,进而带动了其估值中枢的提升。去年12月初,深港通开通,当月底,恒指即启动这波攻势。到目前为止,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的净流入资金已接近6000亿港元,是推动港股牛市的最重要的增量资金。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海外投资者开始重新认知中国经济,改变了此前的悲观预期。先知先觉的配置型资金开始配置中国资产,而港股无疑是最便宜的中国资产之一,也由此成为配置型资金的首选。
总体而言,港股本轮牛市并非熊市之后的反弹,而是由基本面驱动,进而引发增量资金入场而带来的牛市。当然,港股即将来到前期高位,出现技术性调整或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在改善,港股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量资金的入场仍在延续,港股牛市行情或仍在路上。
券商股何时起舞?
据智通财经观察,今年以来恒指走牛,具体到个股层面来看,主要由行业龙头公司上行推动,而龙头公司的上涨,并非同时发力,而是以板块轮动为主基调。
先是以恒大(03333)、融创(01918)为代表的内房股第一波上涨,接下来,吉利汽车(00175)等汽车龙头引领风骚,此后IGG(00799)等科网股不甘寂寞,迎来表演时刻。
随后,汇丰控股(00005)、友邦保险(01299)等金融大笨象接力上涨,带动恒指来到25000点平台之上。金融股熄火之后,恒大、碧桂园(02007)等内房股又迎来第二波疯狂的行情。
如今,大宗商品新周期有启动之势,洛阳钼业(03993)、五矿资源(01208)等资源股保持强势,向历史高点逼近,接棒港股市场的领涨大旗。
然而,在行业龙头各领风骚之际,有一个牛市最受益的板块却仍是默默无闻,少有动静,那就是港股券商。港交所(00388)年初以来上涨约25%,但整体仍是不温不火,国泰君安国际(01788)、海通国际(00665)等中资券商涨幅更是不到10%,远低于同期恒指涨幅。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
券商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市整体活跃度。一方面,港股整体向上,券商自营业务及资管业务收益预期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成交大幅放量,则经纪业务等也会水涨船高。今年以来,港股虽然涨幅不小,但成交并未出现明显放量,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不到10%,这是券商板块未跟随市场上行的重要原因。
判断港股的活跃度,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就是恒生指数成交量是否突破1000亿港元。本周二、三,恒指成交量连续两天站上1000亿港元。周四,国泰君安国际等券商股集体高潮,纷纷放量大涨,大有启动之势,不过,恒指高成交状况随后并未持续,券商股表现也随之偃旗息鼓。
时值8月,中报窗口期来临。8月3日,兴证国际(08407)发布业绩预告,其中期业绩增幅将在100%以上。窥斑知豹,其他港股券商业绩也将大概率迎来大幅反弹,这或将成为券商板块股价发力的契机。
当然,券商的启动,最重要的契机还是在于港股成交状况的持续高位运行。目前,港股只是温和放量,仍处于理性牛阶段。港股牛市基础仍然稳固,有望继续走牛,随着成交量的持续上行,持续维持在1000亿港元以上,券商的疯狂行情或也将到来。当然,当港股成交量持续活跃的时候,或也是牛市最后的疯狂盛宴。(文/曾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