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蓝鲸财经”,作者彭孝秋。
近日,华图教育和希望教育同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至此,拟赴港IPO的企业达到8家,另外6家分别为春来教育、新华教育、21世纪教育、华立大学集团、博骏教育、天立教育。
而即使在港股热刚出现的2017年全年,成功完成上市的也仅6家企业。那么,对于上市刚满一年的新高教集团(02001)来说,资本带来了那些变化?自建的高校2所,其他全靠收购又能否真正行得通呢?
学费水平比全国低12%,股价涨幅最高超1.2倍
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新高教曾多次跌破发行价2.78港元。在经历了近5个月的静默期以后开始攀升,截至3月26日收盘,新高教报5.53港元,总市值为79.13亿港元。
根据2017年财报显示,其实现营收总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35.1%;核心净溢利为2.59亿元,同比增长99.5%。
从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新高教最近5年都是呈稳步上升趋势,即使2017年最高点也仅54.9%,上升空间还比较大。同时,其收入增速也远高于成本增速,也就是说经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判断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有三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公司所处的行业,也就是赛道的长宽高。教育这个行业不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也不是规模最大的行业,很简单,市值最高的好未来也才刚过1000亿,但是这个行业的质量和稳定性是最好的;二是公司的团队,其实我们暂且不去研究新高教团队的成长史,就单看引入中国平安和建设银行成为上市前的投资人,就足以证明团队的管理能力;其三是企业的ROE和PEG。相比上市的其他5家公司,新高教的ROE为17.5%,居于前列;新高教的PEG为0.3,而如果PEG小于1的话,说明企业被低估。”一位中金分析师这样告诉蓝鲸教育。
根据灼识咨询统计,去年全国民办大学平均学费为1.31万元,而新高教的平均学费为1.15万元(比上年增加7.5%),也即比全国水平低12%。所以,新高教的涨价空间还比较大。
关于学费是否有上调空间,有多大的问题,新高教创始人、董事长李孝轩在业绩会上曾表示,我们上市之后,关于学费这块,有一个既定的战略,因为高等学校学费调整一届之后,连续三到四年它会有一个复合性的增长,我们每个学校也会结合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相应地调整。综合看,我们学校每年学费大概在5-7%的复合增长率水平,我们会继续保持这样稳健的增长空间。下属各院校学费的水平,在业内并不处于最高的状态,而且随着我们内涵建设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学费整体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
并购成本的不断增加,新高教如何“自救”
今年2月,新高教从三家银行组成的财团处取得初步本金额为5亿港元的5年期贷款融资(其超额融资金额最高为10亿港元)。其次,随着民促法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购。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收购的难度和成本。
李孝轩曾表示,“虽然我们在收购及整合能力上已经有了丰富的跨省全国并购案例。但是,高等教育的并购,其实是收购简单,整合难,如何在并购后让这些学校按照既定的目标和预期进行更好的整合,如何发挥这些学校最大的利用率和增长空间才是关键”。
梳理新高教的发展轨迹可知,其快速扩张集中在2015-2017年,通过并购进入湖北、黑龙江、甘肃、新疆,今年1月,还进入河南。
对于“自救”的问题,新高教一位股东表示,“去年,新高教负债率为13.7%,同比减少15.1%,这个数字对于快速扩张参考意义很大。负债率过高,容易出现资不抵债或者现金流问题;过低又说明资本运用率、资金使用率不高。再看看现金流情况,新高教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和新增贷款净额合计为3.5亿元。所以,短期内,如果要扩张的话,没太大问题,还是很看好的。
上述分析师也补充道,民办大学的政策门槛和资金门槛很高,所以利用好存量学校是首选。现在要举办一个民办大学,首先是需要自持土地,且不得租赁,使用权面积要超过500亩,还不包括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再者,本身港股热就说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要强得多。注册制延期、IPO被否企业三年不得上市、民促法落地时间和各地政策区别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A股的吸引力变弱。
同时,目前教育行业的估值还不高,尤其以美股更明显。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国家是个散户市场,而国外是机构投资者市场。如果企业的市值低于10亿美金,机构投资者是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经历在上面的,更加不会出重磅的研报了。所以,港股热一定还将延续。那么,谁能更快的拿到更多的钱跑出更多的区域市场,谁就能成为行业真正的龙头老大。(编辑:庄禾晴)